乳间距大于20 乳间距标准( 二 )


因此我要感谢这些老师:卡伦·霍妮,卡尔·罗杰斯,弗吉尼亚·艾思莲,盖瑞·兰爵斯 。他们的人本思想永远地改变了我看待儿童、看待治疗的方式 。虽然,我有时也不免会回到老路 。

关于儿童的成长,卡伦·霍妮说:
你无需——事实上也不能教会一粒橡籽长成一棵橡树,但是,如果给橡籽一个机会,它内在的潜能就会长成一棵橡树 。
同样,只要给予人类一个机会,他就能发挥人类特有的潜能,发展出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他自己的情感、思想、欲望和兴趣,他自己的能力、天赋、意志力,他自己的表达和与人交往的方式 。总而言之,他迟早会发现自己的生活目的和自我的价值,从根本上来说,他会沿着自我实现的方向成长 。
因此,成长的内在力量是真正的自我 。只有个人本身才能发展他自己的天赋潜能 。
然而,如同橡树一样,人类个体的成长需要有利的环境,他需要一种温暖的气氛既能给予他内在的安全感,又能给予他自由,使他能够发展自己的情感、思想并且把它们表达出来;他需要来自他人的善良意志能够帮助他,而且指导他、激励他,成为一个成熟的人;他需要和他人的意志和愿望进行健康的摩擦 。如果他因此能在爱中、在自由中、在健康的摩擦中与人一起成长,他也就能够按照自己的真正自我来成长 。
但有时,由于各种不利的影响,有可能不允许儿童按照他自己的意志和能力来成长 。幸运的是,儿童可以通过与治疗师建立一种治疗性的关系,从而在治疗中获得他所需要的促进性环境 。

关于治疗性关系,卡尔·罗杰斯说:
在治疗中,治疗师努力进入来访者的内心世界 。来访者看到自己的困惑、矛盾、感情被另一个人真诚地关注、体验和精确地表达,发觉他表露的任何态度都得到了理解和接受,他开始体验到一种安全感,接着他就会自发、自觉地探索自己的情感 。比如,他感到矛盾、困扰和焦虑,他于是向治疗师说出自己的矛盾、困扰和焦虑,他发现治疗师也像他一样觉察到了这些体验,但是以一种新的态度、一种充满温暖和尊重的、接受的态度来感知这一切 。来访者感受到了他自身之外的另一个接纳性自我,于是他也学着像治疗师接纳他一样来接纳自己 。他因而康复 。
儿童游戏治疗的内在过程与此完全相同,改变的力量存在于儿童本身 。当儿童在治疗关系中感受到治疗师的温暖、兴趣、关怀、了解、真诚和同理心时,便开始自我改变 。
只不过,成人是“说出来”,儿童是“玩出来” 。因为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玩具是儿童表达的词汇,因此,以游戏作为“媒介”和儿童进行心灵的工作,就像与成人使用语言一样 。
所以,对那些疑问的一个合理回答是:一旦孩子被治疗师以不同于其他成人、比如父母的方式来理解和认识,孩子就会做出不同的反应;而这种不同,又会导致其进一步的改变;一旦孩子经历了一些自身的改变,无论这种改变有多么的小,那他的环境状况就已经和以前不同了 。即他对于别人的刺激值已经被改变;由此,孩子可能就会发生一系列的改变 。
孩子与治疗师之间的治疗性关系是改变的关键 。

西方的说法:治疗师是修改上帝笔迹的人 。
中国的心理医生曾奇峰把它改成了:治疗师是修改父母笔迹的人 。
回首童年,有人不免黯然神伤,发现父母对孩子犯下的错误实在罄竹难书 。幾米不是有本书叫做《我的错都是大人的错》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话不错 。
比如,父母以这样的态度对待儿童:管制、过严、冷漠、威胁、恼怒、过分保护、溺爱、偏爱其他孩子等等,因此,儿童产生了被称为“基本焦虑”的、深深的不安全感和莫名其妙的恐惧感 。为了缓解这些焦虑,儿童会无意识地发展出一些策略来对付这个不利的环境,最后可能会演变成病态的人际模式:或依附,或对抗,或逃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