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成吉思汗作为草原文化巨人,顺应蒙古社会的历史趋势和人心所向,于1206年创建大蒙古国,在蒙古高原营造了安定秩序的环境并领导蒙古社会向前发展 。但成吉思汗的成长经历却十分坎坷,成吉思汗最初名为铁木真,十三岁丧父,他的大部分族人、部属离开了他 。成吉思汗从近乎一无所有的基础上开始他的事业,并创立了地球上最大的人类帝国 。成吉思汗的成功不仅仅得益于他的军事智谋,也与其独到的领导艺术是分不开的 。成吉思汗不仅仅是卓越的军事家、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个高瞻远瞩、富于创新的领导者 。研究成吉思汗的行政管理思想与成功实践,不难发现成吉思汗的领导艺术有五个方面的内涵和特色 。
高瞻远瞩
“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万世之谋,全局之谋,即领导者的战略眼光和头脑 。领导者要能够站得高,看得远,具备捕捉、谋划、解决战略问题的内在素养和能力 。成吉思汗争雄草原、一统蒙古、马踏中亚、攻金灭夏、威震欧亚,与他的战略谋划密不可分 。
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的过程中采取了先攻弱小、后破强敌的战略,并巧妙结合运用远交近攻和近交远攻的战略 。如攻西辽时,先派遣使者与花剌子模结盟,此乃远交近攻战略;而随后在征服花剌子模之前,则采用稳住金朝和西夏的战略,以便全力西征,此乃近交远攻战略 。
【领导的艺术的书 领导的艺术包括】《孙子兵法》有云:“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计者也 。”所谓迂直计即大迂回战略 。蒙古人狩猎活动往往采取外线包围作战的大迂回战略,所以成吉思汗谙熟于此战略 。
成吉思汗大迂回战略的战法往往是以一部分兵力围攻或监视当前敌人的城池,主力则钻隙迂回,深入敌人后方,迫使敌人在不预期的时间和地点,在不利态势下仓皇应战,从而一举歼灭敌人的主力 。如西征花剌子模时,成吉思汗采用以一支部队施行大张旗鼓的正面攻击,吸引敌人的注意力,主力及次主力则从南北两处,克服天然屏障大胆迂回,由敌人不可料到之处突然出现,直捣黄龙 。具体即术赤等率领三个攻击纵队穿越帕米尔与天山山脉之间的谷地,一路向西参与攻击花剌子模首都撒马尔罕;次主力司令哲别翻越帕米尔高原,从阿姆河发源地顺流而下,从东南迂回向北围攻撒马尔罕;主力司令成吉思汗秘密渡过锡尔河,从西北迂回攻击撒马尔罕 。这是大迂回战略的一个经典战例 。
成吉思汗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不仅仅体现在生前,更体现在其临终的一道遗言:金精兵在潼关,南据连山,北限大河,难以速破 。若假道于宋,宋金世仇,必能许我;则下兵唐邓,直捣开封 。金急,必征兵潼关 。然以数万之众,千里赴援,人马疲敝,虽至不能战,破之必矣 。七年后,窝阔台按照此方略,灭掉金国 。
成吉思汗无疑是高瞻远瞩的领导者和“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的战略家 。
意志坚定
《鬼谷子·本经·养志》有云:“己安则志意实坚,志意实坚则威势不分 。神明常固守,乃能分之 。”坚韧不拔的意志是领导力的关键要素之一,领导者要意志坚定 。坚定的意志一方面是抗压能力,即面对压力的反弹和恢复能力;另一方面是面对挫折时不放弃的决心 。成吉思汗幼年丧父,曾四次差点饿死、三次被追杀亡命、两次全军覆没、三次众叛亲离,但每次他都在绝境中卷土重来,经过一生戎马征战练就了非凡领导力 。
- 关于花的成语 花的成语有哪些
- 会议礼仪的基本要求 会议礼仪涉及哪些方面
- 喜欢与校长对着干的老师,是什么心理?
- 所有带有风的古诗?
- 暗物质不可见,那么科学家又是怎么发现的?
- 广西贵港哪个楼盘最好风水 贵港风水最好的地段
- 巨门和廉贞配吗 风水中的廉贞星与巨门
- 经常出现彩虹的位置风水 彩虹的风水
- 手工做鞋垫的拼图有哪些?
- 有什么好看的历史书推荐,值得看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