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甘草汤

【方剂名】炙甘草汤,出自《伤寒论》
【组成】炙甘草四两(12g)、生姜三两(9g)、人参二两(6g)、生地黄一斤(50g)、去皮桂枝三两(9g)、阿胶二两(6g)、去心麦门冬半升(10g)、麻仁半升(10g) 、擘大枣三十枚(10枚) 。
【用法】上以清酒七升,水八升 , 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 。现代用法:水煎服,阿胶烊化,冲服 。
【功效】滋阴养血,益气复脉 。
【主治】
1.阴血不足 , 阳气虚弱证脉结代,心动悸,虚赢少气,舌光少苔,或质干而瘦小 。
2.虚劳肺痿咳嗽,或吐涎沫 , 形瘦短气 , 自汗盗汗 , 虚烦不眠,咽干舌燥,大便干结 , 脉虚数 。
【方解】本方是《伤寒论》治疗心动悸、脉结代的名方 。其证是由阴血不足 , 阳气不振所致 。阴血不足,血脉无以充盈,加之阳气不振,无力鼓动血脉,脉气不相接续 , 故脉结代;阴血不足,心体失养 , 或心阳虚弱 , 不能温养心脉,故心动悸 。治宜滋心阴,养心血 , 益心气 , 温心阳,以复脉定悸 。方中炙甘草甘温益气,通经脉,利血气 , 缓急养心为君;生地黄滋阴养心,养血充脉 。二药重用,益气养血以复脉,共为君药 。人参、大枣补益心脾,合炙甘草益心气,补脾气,以资气血化生之源;阿胶、麦冬、麻仁滋阴养血补心,配生地黄滋心阴 , 养心血,以充血脉 , 共为臣药 。桂枝、生姜温心阳而通血脉 , 使气血畅通脉气接续有源 , 并使诸味厚之品滋而不腻 , 共为佐药 。桂枝与甘草合用,又能辛甘化阳,通心脉而和气血,以振心阳 。用法中加清酒煎服 , 温阳通脉,以助药力,为使药 。诸药合用,滋而不腻,温而不燥,使气血充沛 , 阴阳调和,共奏益气养血,滋阴复脉之功 。由于炙甘草、人参亦可补肺气,润肺止咳;阿胶、麦冬又善养肺阴 , 润肺燥;生地黄、火麻仁长于滋补肾水,与阿胶、麦冬合用,有“金水相生”之功,故可用于虚劳肺痿属气阴两伤者的治疗 。但对阴伤肺燥较甚者,方中姜、桂、酒应减少用量或不用,因为温药毕竟有耗伤阴液之弊,故应慎用 。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阴阳气血并补之剂 。临床应用以心动悸,脉结代 , 虚赢少气,舌光少苔为辨证要点 。
2.心律失常:对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采用Jadad评分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定,对临床疗效进行Meta分析 。结果:经筛选后纳入8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 。炙甘草汤随证加减治疗治疗心律失常、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心悸患者的总体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组,且降低西药的不良反应 。(《内蒙古中医药》2013年第28期)
3.早搏:本方随证加减治疗室性早搏100例,与盐酸美西律治疗78例对照,疗程为2个月 。临床疗效评价以治疗后经动态心电图监测早搏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为治愈;动态心电图监测早搏次数减少50%以上为好转 。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对照组为89%,且治疗组Holter记录室早次数下降优于对照组 。(《安徽医药》2007年第10期)
4.失眠:本方加减治疗老年顽固性失眠30例,与阿普唑仑治疗组30例对照 , 疗程为21日 。临床疗效评价以睡眠恢复正常 , 每晚睡眠时间6小时以上,睡眠深沉,梦少无疲乏感为痊愈标准 。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 , 对照组为86.67% 。且对照组有药物依赖性,治疗组未出现药物依赖性 。(《中国老年性杂志》2012年第17期)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