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名】济生肾气丸,出自宋·《济生方》 。本方原名“加味肾气丸” 。
【组成】附子炮两个(15克),白茯苓、泽泻、山茱萸、山药、车前子、牡丹皮各一两(各30克) , 官桂、川牛膝、熟地黄各半两(15克) 。
【用法】蜜丸,每服9克 , 每日服1~2次 。临床应用可改为汤剂,水煎服,每日2次,各药剂量按比例酌减至汤剂常用量 。
【功效】温补肾阳,利水消肿 。
【主治】肾阳不足,水湿内停证,尿少身肿 , 腹胀满,腰酸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 。
【临床运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等病症 。
1.前列腺增生症:对照组68例 , 口服非那雄胺、盐酸特拉唑嗪 , 治疗组在西药基础上加服加味济生肾气丸治疗68例,疗程30日 。以小便通畅,症状及体征消失 , 肛诊前列腺正常,残余尿测定阴性,观察3个月后无复发为治愈;排尿基本恢复正常主要症状及体征好转 , 肛诊前列腺缩小为显效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2%和63.2% 。(《买用中医药杂志》2014年第11期)
2.慢性肾炎:对照组31例用卡托普利、保肾康治疗;治疗组32例 , 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济生肾气丸加减方 。完全缓解:水肿等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尿蛋白检查持续阴性或24小时尿蛋白测定<0.2克,肾功能恢复正常;基本缓解:水肿等症状基本消失,尿蛋白24小时测定<1克,高倍镜下尿检红细胞不超过3个,尿检接近正常,肾功能正常或基本正常;好转:水肿等症状与体征明显好转,尿蛋白检查持续减少1个"+”,尿蛋白24小时<1.5克,高倍镜下尿红细胞不超过5个,肾功能基本正常或有改善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63%,对照组总有效率70.97%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年第2期)
3.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治疗32例,与维生素B1、维生素B6口服 , 甲基-B12肌注治疗32例对照,疗程3个月 。以治疗后恢复自主排尿,自觉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残余尿量较治疗前减少量> 2/3为显效;自觉症状较治疗前有明好转 , 但仍时有尿淋沥,残余尿量较治疗前减少量> 1/3为有效 。结果: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75%;治疗组显效7例,有效11例 , 总有效率56% 。(《山东中医杂志》2006年第8期)
【方解】方中重用附子温肾助阳而消阴翳为君药;官桂温肾补火,助膀胱气化,泽泻、车前子利水渗湿,合桂、附温阳利水,标本兼治,共为臣药;茯苓、山药益气健脾,补土制水,熟地黄滋肾填精,可奏“阴中求阳”之功,又制桂附之温燥,牛膝益肝肾而滑利下行,牡丹皮寒凉清泄,俱为佐药,共奏温肾助阳,利水消肿之效 。
临床常用于肾阳不足,水湿内停之证,以腰膝酸软、浮肿 , 小便不利,畏寒肢冷为辨证要点 。水肿腹水,腹胀喘满者,加大腹皮、厚朴以行气除满;肾不纳气,加五味子、沉香以助纳气归肾 。
【现代研究】早期文献报道本方可治疗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肝硬化、醛囿酮增多症、慢性前列腺炎、尿滞留、痛风、输尿管结石伴肾积水、高血压病、慢性心力衰竭、骨质疏松症、青光眼、精液异常症等证属肾阳不足,水湿内停的病症 。实验研究表明 , 济生肾气丸具有利尿消肿、抗衰老、改善骨代谢、促进生殖发育、修复神经系统损伤、调节免疫、调节内分泌等作用 。
【济生肾气丸】【方歌】肾气丸补肾阳虚 , 地黄山药及茱萸,苓泽丹皮合桂附,水中生火在温煦 。济生加入车牛膝,温肾利水消肿需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