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名】苍耳散,出自宋·《济生方》 。本方又名“苍耳子散”“芷夷散”“芷辛散”“苍耳草散” 。
【组成】辛夷仁半两(15克)、苍耳子二钱半(6克)、香白芷一两(30克)、薄荷叶半钱(1.5克) 。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6克 , 用葱、茶调下 。现代常作汤剂水煎服,用量酌减 。
【功效】祛风通窍 。
【主治】鼻渊初起,症见鼻塞不闻香臭,流浊涕不止 , 前额头痛 , 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浮 。
【临床运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鼻炎等病症 。
慢性鼻炎:本方作汤剂,加味用于治疗慢性鼻炎63例 。其中,慢性单纯性鼻黏膜炎46例,慢性肥厚性鼻炎17例 。症状消失 , 鼻通气、鼻黏膜恢复正常,鼻腔检查无分泌物,半年内不复发为痊愈 。结果:46例单纯性鼻黏膜炎服药1个疗程痊愈31例,服药2个疗程痊愈15例,总有效率100%;17例单纯性肥厚性鼻炎服药2个疗程痊愈9例,好转5例,无效3例 , 总有效率82%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8年第6期)
【方解】本方所治鼻渊咎在风邪犯肺,鼻窍不通,故治宜祛风通窍 。苍耳子“独能上达巅顶,疏通脑户之风寒”,有祛风除湿 , 通窍止痛之功,善治鼻渊 。香白芷及辛夷仁祛风疏表,宣通鼻窍,进一步加强了苍耳子的作用 。薄荷既可助上三药祛风通窍 , 又能制其辛燥化热之弊,还可宣散壅遏之热邪,一药三用 。用法中葱、茶调服,葱可升阳通窍,茶可清利头目,合薄荷可使全方温中兼清,且其性下降,又使全方升中有降 。诸药合用,共成祛风散邪,宣通鼻窍之功 。
本方以鼻塞、流浊涕、前额头痛、舌苔薄白或白腻为辨证要点 。鼻塞重,加细辛、鹅不食草;发热 , 加黄芩、鱼腥草;衄血或血涕,加茜草、生地;眩晕,加菊花、白蒺藜 。凡鼻渊因于风热蕴结引起或患者索体气阴不足者,不宜使用 。另,苍耳子具有一定的毒性,内服不宜过量,亦不能持续服用 。用量6~15克,水煎或煎膏及入丸、散 。研究表明,苍术苷是苍耳子的主要毒性物质基?。?故临床使用苍耳子需经炮制减毒,方可使用 。
【现代研究】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 苍耳散具有抗微生物、镇痛、抗炎、抗过敏、抗血栓形成、降血糖等多重作用 。
【苍耳散】【方歌】苍耳散专治鼻渊,白芷辛夷薄荷添,研末葱茶汤送下,升清达窍病能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