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名】失笑丸,出自金·《兰室秘藏》 。本方又名“枳实消痞丸” 。
【组成】干姜、炙甘草、麦芽、白茯苓、白术各二钱(各6克),半夏、人参各三钱(各9克),厚朴四钱(12克),枳实、黄连各五钱(各15克) 。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水泛为小丸 。每次服6~9克,每日2~3次,饭后温开水送下 。亦可改用饮片水煎服 。
【功效】消痞除满,健脾和胃 。
【主治】脾虚气滞,寒热互结 , 症见心下痞满,不欲饮食,倦怠乏力,大便不畅,舌苔腻而微黄 , 脉弦 。
【临床医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胆囊炎等病症 。
1.慢性萎缩性胃炎:以失笑丸加减治疗经胃镜检查和病理活检确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或者80例,疗程30日30例,60日40例,90日10例 。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为依据进行评估,结果:显效52例(占65%),好转25例(占31.3%) , 无效3例(占3.7%);总有效率96.3%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6年第1期)
2.功能性消化不良:运用失笑丸3种剂型(饮片、合煎冲剂 , 分煎冲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57例,并与以西沙必利治疗42例为对照 , 疗程4周 。以临床症状、植物神经张力、血浆胃动素(MOT)水平、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及食管体收缩幅度的变化为疗效判断标准 。结果:各剂型组总有效率与西沙必利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不良反应少见;各组药物均能显著减少治疗后各症状出现的百分比 。该方能显著提高患者植物神经张力及血浆MOT水平,改善食管收缩功能;其3种剂型间的疗效亦未见显著差别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6年第2期)
【失笑丸】3.慢性胆囊炎:以失笑丸治疗57例 , 疗程4周 。以症状体征、B超检查结果:为疗效标准,结果:治愈21例(36.84%),好转25例(43.86%),无效11例(19.3%),总有效率为80.7% 。(《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5期)
【方解】失笑丸为行气消痞的重要方剂,以心下痞满、食少、体倦、苔腻微黄为辨证要点 。方中重用枳实降气消痞,推陈出新;厚朴下气除满;黄连苦寒降泄,清热燥湿;半夏辛散开结;干姜温中散寒;人参、白术、茯苓健脾升清以复脾运;麦芽消食和胃;甘草调和诸药 。全方具有消补兼施 , 以消为主;温清并用 , 以清为主;辛开苦降,以降为主的特点 。因枳实剂量较重 , 目的在于消痞,故又名“枳实消痞丸” 。
临床如见瘀血者,加丹参、桃仁、红花;气滞湿阻者 , 加青皮、大腹皮、川楝子、茵陈;寒邪偏盛、脘腹疼痛者 , 减少黄连用量,加重干姜用量,或另加高良姜、肉桂等;痰多气喘者,去黄连,加陈皮、砂仁 。
【现代研究】临床报道尚见于治疗胃的癌前病变、胆汁反流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老年人习惯性便秘、慢性结肠炎、儿童厌食症、糖尿病胃轻瘫 。
【方歌】枳实消痞四君先 , 麦芽夏曲朴姜连,脾虚痞满结心下 , 痞消脾健乐天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