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研究】目前大承气汤用在肠梗阻临床治疗中十分广泛,并不断被推广应用到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 。慢性肺源性肝病、胆道蛔虫症、儿科疾病、胃切除术后残留排空延迟症及食管癌等疾病治疗中 。临床报道本方可用于狂躁症、消化不艮致馥胀、中风后便秘、外敷防治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灌肠治疗中枢性高热等里实热证 。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大承气汤及其制剂除了具有调节胃肠激素分泌,促进胃肠运动通便的作用 , 还有显著的抑制血清内毒素、降低炎性细胞因子、解热、抗感染、抗炎、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
【使用注意】凡气虚阴亏,燥结不甚者,以及年老、体弱、孕妇等均应慎用 。本方作用峻猛,应中病即止,切勿过剂 。
【附注】
1.小承气汤(《伤寒论》):大黄四两,酒洗(12克)、厚朴二两,去皮,炙(6克)、枳实三枚大者,炙(9克) 。水煎分两次温服 。初服得下,则停服,不下者,则尽饮之 。功效:轻下热结 。主治:阳明腑实轻证 。症见大便不通,谵语潮热,脘腹痞满,舌苔老黄,脉滑而疾;或痢疾初起,腹中胀痛,里急后重者 。
2.调胃承气汤(《伤寒论》)酒大黄12克、炙甘草6克、芒硝10克 。先煎大黄、甘草 , 煎成去渣,内芒硝,微火煮一二沸 , 一次温服之 。功效:缓下热结 。主治:阳明肠胃燥热 。症见大便不通,口渴心烦,蒸蒸发热,或腹中胀满,舌苔正黄,脉滑数;或以及肠胃积热而致发斑,口齿咽喉肿痛等 。
【功用鉴别】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俗称“三承气汤” 。三方均有大黄,均能寒下热结,主治阳明腑实证 。其中,大承气汤中硝、黄同用,大黄生用且后下,又加枳、朴,泻下之力最强,能峻下热结,主治阳明腑实重证,以痞、满、燥、实俱全为主;小承气汤中去芒硝,并减枳、朴用量 , 且三药同煎,泻下之力较轻,能轻下热结 , 主治阳明腑实之轻证 , 以痞、满、实而不燥为主;调胃承气汤中去枳、朴,加甘草与大黄同煎,泻下之力和缓,能缓下热结 , 主治阳明腑实证以燥、实而无痞、满者为主 。
【大承气汤】【方歌】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以枳朴效力彰,阳明腑实痞满坚,峻下热结此方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