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在柏林近郊的波茨坦举行了波茨坦会议 。7月26日发表了一个会议的法律文件《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 。简称波茨坦公告或波茨坦宣言 。
在波茨坦会议之前,日本已经秘密联络苏联,希望苏联出面调停英美停战媾和 。苏联既没有表示接受也没有表示拒绝,态度不明确 。波茨坦公告是中美英三国发表的,苏联并没有参加 。所以当时日本内阁认为这并不能代表苏联的意见 。所以内阁的态度是暂时观望,待弄清苏联的态度和意图后,再做决定 。但遭到陆军大臣和海军大臣的强烈反对 。他们要求政府必须明确的表示反对和不接受 。最后形成一个妥协方案:第一摘选公布并不全文公布波茨坦公告的内容,第二铃木首相以采访人员招待会的形式而不是政府公告的形式表达立场 。
铃木首相在采访人员招待会上使用了“默杀”这个日文词汇 。这个词汇并没有完全与之对应的中文或英文词汇 。在日文中有不做评论,,不表达意见,不予置评的含义 。但是随后英美媒体的英文报道中均将其翻译成了,”无视”,“置之不理”甚至“拒绝” 。所以这也成了一桩公案 。战后,铃木首相接受采访时曾说,他当时说“默杀”的意思就是,不做评论的意思 。但反对者的意见说,虽然铃木首相确实没直接使用置之不理,拒绝接受这样的词汇 。但是联系上下文关系和整个发言的语境,理解成无视或者拒绝也不能说没有道理 。
波茨坦公告就是对日要求日本投降的公告,既然日本拒绝 。所以,8月6日美军在日本投下了第一个原子弹 。8月8日,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8月15日本投降 。
在波茨坦公告中并没有关于日本皇室是否可以免除战争责任的具体约定 。只是在其第十项中笼统的说战后要对战争罪犯进行法律审判 。
当时对于日本皇室问题的态度在美国政府内部也有分歧 。大部分人认为天皇必须承担战争责任,接受审判 。但也有一小部分人认为坚持追究天皇的战争责任,有可能客观上为日本的顽固抵抗派提供了所谓战斗到底的理由,造成更大的军事牺牲,而保留天皇既有利于分化日本的内部矛盾,也对日本的战后秩序重建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最后一小部分人的意见占了上风 。
从目前解密的档案资料来看,保留皇室,不追究天皇的战争责任是美国方面透过中立国管道首先向日本提出的 。日本当时还并没有马上接受,日本当时还寄希望于苏联的调停可以争取到更好的投降条件 。但随后的原子弹和苏联出兵,使日本彻底放弃了幻想,接受了美国的提议 。
但就是这个皇室免责条件,不仅使日本天皇免除了战争责任 。也使一些真正的战争罪犯逃脱了惩罚 。比如南京大屠杀的真正责任人并不是松井石根而是当时的上海派遣军司令朝香宫鸠彦 。淞沪会战之后,松井石根升任华中派遣军司令,并且因为肺结核在苏州养病,他是南京陷落一周后才到南京的 。但因为朝香宫鸠彦是裕仁天皇的叔父 。是皇族 。被免除了战争责任 。所以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中,松井石根被判对南京大屠杀负责,处以绞刑 。而朝香宫鸠彦在战后致力于日本高尔夫球运动的推广,还成了日本高尔夫球俱乐部的名誉会长 。
1981年病逝 。
他活了94岁 。
日本投降是有条件的;这是美国姑息的结果,也是美国为了继续控制日本,最大限度减少日本人对战胜国派兵占领日本的反弹 。
波茨坦协定签订之时主要就是美苏两国之间的讨价还价;英国方面对于远东战场兴趣不大;另外一个重要国家中国没有代表参加 。
(波茨坦会议期间,正好是英国国内大选;美国总统罗斯福逝世;杜鲁门总统就任代替罗斯福参加;中国国内战事紧张,领导人无法参加) 。
- 中国人和日本人长相的区别
- 天天吃青菜是不是老得比较快
- 是不是所有人都爱旅游?
- 汉语言文学是不是很难学 未来发展好吗
- 日本无条件投降是哪一年?
- 如何看自己京东是不是白号?京东怎么补单?
- 淘宝申请开店了怎么看不到店铺?没有产品是不是不能开店?
- 棺材型院子风水 日本棺材屋风水
- 日本引入埃博拉病毒,“拯救地球”还是“毁灭地球”,这件事你的看法是?
- 绝地战场游戏 突击风暴2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