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盛世时,王昌龄为何写下《出塞》?龙城飞将又是谁?

【开元盛世时,王昌龄为何写下《出塞》?龙城飞将又是谁?】诗歌发展到盛唐,已经打破了宫庭文人的小圈子,开始向群体和巨星的方向发展,诗歌创作的风格继陶渊明的田园诗,谢灵运、顡延之的山水诗之后,继续完美发展,到盛唐已经形成了稳定的诗风,田园诗派、山水诗派、边塞诗派、宫庭诗派等流派可谓兼收并蓄,百花齐放 。
王昌龄是盛唐时期赫赫有名的大诗人,特别擅长写七绝,自命为七绝圣手 。
一?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 。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 。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 。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 。被谤谪龙标尉 。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享年60岁 。
从唐朝初年?唐玄宗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后,文人掀起了从军热 。开元十二年甲子(724年),二十七岁的王昌龄赴河陇,出玉门 。开元十三年,王昌龄漫游西北边地,有了较深的边塞生活体验,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著名的边塞诗《出塞》,大概就是这个时期创作的 。
二?出塞诗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
?
隋唐是在南北朝的大分裂中崛起的,即使在大唐王朝最鼎盛时期,边关依然战事不断,与突厥、高丽、吐蕃的战争使文人得以接近边关,体会铁马金戈,展现爱国之情 。王昌龄的《出塞》是后人评价较高的一首边塞诗 。
诗的首句为起句,交待了所在的地点——秦汉之地,感叹历史虽然几经变换,但历朝历代这里依旧征战不断 。诗的第二句为承写征人,多少儿男征战沙场一去不还,留下了新人无尽的思念和哀伤 。诗的第三句为转句和第四句合句一起写出了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
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令人叫绝 。
三?龙城、飞将
诗里所说的龙城,指的是匈奴祭天集会的地方 。飞将指的是指汉朝名将李广而言,匈奴畏惧他的神勇,特称他为“飞将军” 。
李广(?-前119年),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秦安县)人,中国西汉时期的名将 。李广的祖先是秦王政时的李信,曾率军击败燕太子丹 。汉文帝十四年(前166)李广从军迎击匈奴并立功拜为中郎将 。景帝时,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 。武帝即位,召为未央宫卫尉 。元光六年(前129),任骁骑将军,领万余骑出雁门(今山西右玉南)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 。匈奴兵将其置卧于两马间,李广佯死,于途中趁隙跃起,奔马返回 。后任右北平郡(治平刚县,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太守 。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 。元狩四年,漠北之战中,李广任前将军,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愤愧自杀 。

开元盛世时,王昌龄为何写下《出塞》?龙城飞将又是谁?

文章插图
开元盛世时,王昌龄为何写下《出塞》?龙城飞将又是谁?

文章插图
开元盛世时,王昌龄为何写下《出塞》?龙城飞将又是谁?

文章插图
开元盛世时,王昌龄为何写下《出塞》?龙城飞将又是谁?

文章插图
开元盛世时,王昌龄为何写下《出塞》?龙城飞将又是谁?

文章插图
开元盛世时,王昌龄为何写下《出塞》?龙城飞将又是谁?

文章插图
谢谢邀请:我们知道王昌龄,都是从小时候语文课本边塞诗中了解的 。作为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王昌龄的才华有些被低估 。明代文学家王世贞说:“七言绝句,少伯与太白争胜毫厘,俱是神品 。可见他的才华不逊色于同一时期的李白、杜甫等文学大家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