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饮食需要注意些什么?


春季饮食需要注意些什么?

文章插图
随着春暖花开 , 食物的种类也更为丰富 。立春代表着春天的到来 , 经过了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 , 完整的春季才算是结束 。养生以护肝为主 , 健脾祛湿和养阳为重点 。春季饮食更要注意以下几点 。
立春饮食特点养肝为春季养生的重点 , 多吃一些柔肝养肝、梳理肝气的食物 , 如豆豉、香菜、花生等 。春季易上火 , 饮食更宜清淡 , 且应忌油腻、生冷、辛辣的食物 。黄绿色蔬菜 , 如胡萝卜、番茄、南瓜、青椒、芹菜等 , 有助于恢复精力、消除春困 , 黑色食物不但能够养肾补肾益肾气 , 而且还富含微量元素 , 立春后多吃点“黑色”食物 , 如黑米、栗子、黑木耳等 , 有助于补肾御春寒 。
雨水饮食特点雨水节气过后降水逐渐增多而变的湿气较重 , 湿邪又极易困扰脾胃 , 多吃具有健脾利湿功效的食物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常见的谷类、豆类、面食类和新鲜蔬菜类食物都比较适合风邪渐增、湿气渐重的雨水节气 。如粳米、山药、绿豆芽、春笋、莴笋、韭菜、小白菜、菜、芹菜、油菜、蒲公英、大枣、花生、枸杞、胡萝卜、黑木耳等 。早餐或晚餐中适量喝粥 , 不仅香甜可口、易于吸收 , 还具有补脾养胃、去浊生清的作用 。
惊蛰饮食特点惊蛰时 , 天气虽然有所转暖 , 但余寒未清 , 在饮食上宜多吃些温热的食物以壮阳御寒 , 如韭菜、洋葱、天蒜、魔芋、香菜、生姜、葱等 , 不仅可祛风散寒 , 还能抑制病菌的滋生 。惊蛰饮食还应遵循“春日宜省酸增甘 , 以养脾气”的原则 , 多吃些性温味甘的食物以达到健脾的功效 , 如糯米、黑米、高粱、燕麦、南瓜、扁豆、红枣、桂圆、核桃、栗子等食物 。
春分饮食特点春分节气的饮食调养 , 宜少酸增甘以养脾气 。春分时节 , 可多吃一些红枣类的具有养脾功效的食物 , 还可以适当进食蜂蜜、韭菜、菠菜等助阳类食物 。春季阳气初发 , 少吃带有酸味的食物 。酸性食物摄入过多会造成胃酸分泌障碍 , 从而影响到人体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 , 少吃酸味食物可以减轻脾胃的负担 。可适当选用葱、生姜、花生、鸭肉、百合、海带等食物 , 具有一定的消火功效 。
清明饮食特点清明时节 , 人们的肝脏仍旧处于极其旺盛的状态中 , 而若肝火偏亢 , 则易导致慢性肝炎、高血压病等的复发 , 所以在饮食上应避免补肝过度 , 多吃“柔肝”、养肺的食物 , 如荠菜、山药、菠菜、韭菜、银耳、大枣等 , 且饮食宜温、宜以清补为主 。清明时节正值肝阳上升之时 , 如果吃的过咸 , 则易引起咳嗽 , 还易导致哮喘病的复发 , 尤其是有慢性疾病病史的人更应忌食 。
谷雨饮食特点谷雨饮食应着重于祛湿防“火”、养肝清肝 。谷雨过后 , 降雨量增多 , 空气潮湿 , 湿邪入侵人体后易导致胃口不佳、身体困重、关节肌肉酸重等症状 , 并且易诱发风湿性关节炎 。谷雨时节 , 人的肝脏通常处于极其旺盛状态 , 更应加紧肝脏梳理 。谷雨饮食中 , 宜选择具有祛湿效果和清肝明目的食物 , 如薏米、白扁豆、红小豆、山药、荷叶、芡实、冬瓜、陈皮、白萝卜、藕、海带、竹笋、鲫鱼、豆芽等 。不宜进食羊肉、麻辣火锅以及辣椒、胡椒等辛热食品 , 以防邪热化火、诱发疮痈疖肿等疾病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