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言几又与“书店之死”( 三 )


诗意消解 , 但书店还是会复活、复兴 , 只是变幻了形式 。 我们不用最美书店 , 但我们要有最专业的书店 。
互联网上正呈现出越来越多的专业知识大V 。 通过他们的流量把一本一本书卖出去 , 而拥有足够多的粉丝、足够大的流量后 , 也能够反哺线下开设小而美的线下专门书店 。
这种书店 , 够“专业”、够“独特”、够“长尾” , 可能只服务运营一小部分细分读者人群 。 比如 , 作为推理迷和悬疑小说作者 , 我非常喜欢上海黄浦区的“孤岛书店” 。
“孤岛书店” , “孤岛”取自推理小说中一种常见的犯罪模式 。 书店的主理人名叫时晨 , 是一名推理小说家 。 我还是他的粉丝 , 因为在杭州不能经常前去 , 但我们的500人读者群非常热闹 , 经常为了本格、变格、社会派、硬汉推理等众多流派争论不休 , 出了什么新书也会在群里分享 。 在我每次买书下单前 , 也会在群里问问大家意见 , 有谁看过 , 评价如何 。
在这个群里 , 大家经常为钱德勒、阿加莎和东野圭吾的高下争论吵架 。 这在旁人看来只觉不可思议 。 但同样爱好的人聚在一起 , 会溶解不被理解的孤单 。 每个人因热爱来到这里 , 又因共同的热爱彼此激发 。
在未来 , 开一家书店 , 不能靠情怀 , 而要靠专业 。 没有老板、店员 , 只有主理人、策划师 。 书店不再是书店 , 是社群 。 在这样的细分下 , 书店的盈利模式也可以多元起来 。 当然 , 书店依旧赚不了什么钱 , 它最终可能是一家文化公司、广告公司、创意公司的落地形式 。
我们依旧热爱书店 , 热爱读书 , 因为书里遍布着灯塔一样的知识、因为生命里那些“被一本书照亮心灵”的时刻 。
「 图片 | 视觉中国 」
【失落的言几又与“书店之死”】(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