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预警机”实现国产化 数字PET走上从1到N的“快车道”

由华中科技大学数字PET团队发明的全球首款临床全数字PET/CT , 2021年5月在湖北省鄂州市中心医院正式投入运行满6个月 , 病例数突破三百人 。 该医院核医学科主任焦次来透露 , 随着口碑积累 , 预约扫描患者将越来越多 , 而通过院方检查的病人与手术病理追踪 , 首台临床全数字PET/CT各方面运行情况良好 , 具有很高的临床符合率 , 能很好地满足临床的需求 。
焦次来介绍 , 目前的PET/CT检查项目主要包括:病灶的良恶性鉴别、术前分期、原发病灶查找、肿瘤筛查等方面 。 “临床全数字PET/CT是我们鄂州市中心医院用上的第一台PET设备 , 这台机器虽然是国内科研团队完全自主研发的首台设备 , 但已稳定运行一年多 , 至今未发生任何故障 , 大大造福了百姓健康 。 ”
焦次来认为 , 相比传统PET , 数字PET设备最大的特点就是“好用” 。 “因为实现了数字化、模块化 , 所以特别好维护 , 如果有哪个地方出了问题 , 只需要拆下一个模块换上即可 , 不会像传统PET维护那样牵一发而动全身 , 往往要花很长时间和很大力气去维护 。 ”
鄂州中心医院肿瘤科主任金军介绍:临床全数字PET/CT不仅在恶性肿瘤诊断方面跟病理相符度高度吻合 , 在肿瘤部位的范围和转移的早期诊断方面 , 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 金军说 , 下一步 , 将数字PET的应用拓展到放疗定位 , 从精准诊断走向精准诊疗 。
PET因研发门槛极高 , 此前只有极少数西方国家掌握了PET研发技术 , PET的数字化工程更是被誉为医疗装备产业界的“两弹一星” 。 华中科技大学谢庆国团队于2004年提出MVT数字化方法 , 解决了PET信号源头的数字化国际难题 , 实现了全球数字PET研发领域的原创与领先 。
据数字PET团队研发负责人张博介绍 , 数字PET从技术路径、关键材料、核心元器件到系统整机全部为自主研发 , 随着生成进入批量和规模 , 材料和加工成本将可至少下降30% , 同时药物剂量的降低、扫描时间的缩短 , 届时 , 不仅能进一步促进医院PET运维成本的大幅降低 , 更能大幅降低检查费用、减轻社会医疗负担 , 让更多民众享受到高端医疗设备带来的健康福利 。 “如果高端器械领域的‘国货’能够多一些被老百姓用起来的机会 , 我相信一定能像手机、家电等国货一样 , 通过切切实实的用户体验证明自己的产品力和创新力 , 最终获得广泛的市场认可 。 ”张博期待地说 。
【“癌症预警机”实现国产化 数字PET走上从1到N的“快车道”】经济日报采访人员了解到 , 此前 , 国家陆续发布了很多关于引导医院采购国产高端医疗器械的政策 , 例如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11号)第十三条规定 , 国产药品和医疗器械能够满足要求的 , 政府采购项目原则上须采购国产产品 , 逐步提高公立医疗机构国产设备配置水平 。
2018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PET/CT配置规划显示 , 到2020年底 , 全国PET/CT配置规划一共达到710台 。 相关统计显示 , 2016年美国每百万人口数量5.13台 , 澳大利亚3.07台 , 中国每百万人口还不到0.2台 。 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肿瘤人群数量 , 平均1分钟就有7个人被诊断为癌症 。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 , 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 。
在湖北省完成的PET/CT采购中 , 有一台正是原创全数字PET设备 。 鄂州市副市长卢辉认为 , 鄂州作为湖北面积最小的地级市 , 能够迎来全球首台临床全数字PET设备在当地装机 , “小”城市迎来“大”设备 , 是对鄂州医疗资源是一个强有力的补充与壮大 。 卢辉认为 , 支持国产创新的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发展 , 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 这是打破高端医疗设备市场垄断、“加快补齐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短板 , 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 突破技术装备瓶颈”的迫切需求 , 随着进口医疗设备的数据安全问题日益严峻 , 只有将国人的健康密码掌握在自己手中 , 才能真正实现“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可控” 。 (经济日报采访人员 柳洁 通讯员 杨亚)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