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通讯( 二 )


03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质疑提问,才是语文教学的“诀窍”
语文教学必须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个“诀窍” 。教读必须做到两点:
一是教师在教读之前,必须教会学生自读 。
“自读”不是“预习”,而是一种以培养自读能力为目标的阅读训练方式 。我一般要求学生在自读中借助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现在还可以网络查询)和课文注释,按照阅读文章“由表及里”的思维流程进入文本,揣摩作者思路,理解文章主旨,品味文章语言,以及质疑问难等等 。教一篇课文的目的不是“教懂文章”,而是“教会阅读”,教会学生会读一类的文章 。
二是老师要会设计问题 。
设计问题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 。问题设计得好,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或引起认知冲突,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
尤其注意避免那些“教学圈套式”的“伪问题” 。某些展示课上常常可以看到老师的提问不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而只是为了从学生嘴里“掏”出一个预期的答案,这个答案其实早已编入了课前制成的ppt课件之中,这种所谓的提问只是一个诱使学生入我彀中的“圈套”而已 。
我更重视指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我的很多课都是建立在学生提问的基础上的 。鼓励学生质疑、提问,就是让学生经历这样一个“无疑—有疑—无疑”的读书长进的过程 。经常进行这样训练,学生提问的水平就会逐渐提高,而学生提问水平的提高事实上意味着阅读能力的提高 。
【小学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通讯】既然学生是学习、求知的主动者,那么教学过程中的“学情”就必然会随着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而千变万化,逼使老师不得不经常面对不断变化着的学情 。这种学情变化是无法预料的 。这将对教师的教学智慧确实是严峻的挑战 。长期以来,这样的挑战不断出现,我这个资质平平的人,居然也渐渐变得聪明了一些,至少在千变万化的学情面前已不至于手足无措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