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安全知识小常识 小小播报员安全小常识大班



1. 易走神:学习困难
有些幼儿在集体教学活动中不专心听讲,看似认真地坐在那里,但是仔细看,你会发现他的眼神没有正视老师,如果让他回答问题,他就答非所问或是愣在那里 。而在操作练习中,之前没有专心听讲的幼儿就会做错好多,或是干脆空着不做,完全不能理解题目的意思 。
2. 易分心:有始无终
注意力不集中的幼儿,通常不能专心做一件事,做事常有始无终 。比如做值日生,幼儿拿着抹布擦桌子,擦了好几遍,桌上仍然有几颗饭粒,结束后,抹布就随意地扔在桌子上 。但是在幼儿的意识里,他的值日生工作已经完成了 。

幼儿园大班安全知识小常识 小小播报员安全小常识大班

文章插图
3. 易变化:冲动任性
注意力不集中的幼儿,情绪往往不太稳定,常常不假思索就行动,行为不顾及后果 。如画画的时候,幼儿发现自己的蜡笔少了一支,就会毫不犹豫地去旁边的幼儿那里拿一支,或是向老师告状说旁边的幼儿拿了他的蜡笔,有时甚至直接"武力解决",等老师问清楚幼儿打架、吵闹的原因后,再帮忙寻找,才发现蜡笔不是掉在地上,就是放在盛放蜡笔的筐里 。
4. 易捣乱:活动过多
注意力不集中的幼儿可能有坐不住的现象,在任何场合下都无法安静下来,活动时喜欢插嘴、干扰其他幼儿,平时走路也较急促,经常无目的地乱跑,不听劝阻 。
5. 易犯规:自控力差
注意力不集中的幼儿,相对自控力较差,不太遵守规章秩序 。区域活动时,不遵守班级制定的区域规则,爱怎么玩就怎么玩,全凭自己的主观意愿 。
幼儿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 。
1. 外因
(1)无视幼儿兴趣
幼儿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如果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时,无视幼儿的兴趣,就可能造成幼儿注意力的分散 。比如"晨间谈话"环节,有的教师并没有事先计划好话题,而是即兴地抛出一个话题让幼儿谈论,由于没有预设,教师的回应也比较随意、针对性不强 。这直接影响了幼儿谈话的兴致与质量 。再如有些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对教学内容不熟悉,也没有制作适宜的教具,一味地灌输知识,枯燥的活动过程使幼儿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到一件事上,促使幼儿易走神、易分心 。
(2)教学活动的组织缺乏针对性
幼儿的天性都是活泼好动的,他们有着对未知事物的探求欲望,但是幼儿的注意力持续性不强,很难像成人那样长时间专注地学习 。幼儿因为长时间的探索学习而感到枯燥乏味,就很容易被其他事情吸引,从而出现交头接耳、嬉笑打闹等现象 。所以,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该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注意活动的探索学习时间不宜过长,一节活动的知识点也不宜过多 。另外,有的幼儿能力较强,对教师布置的任务能很轻松地完成,这时也会出现注意力分散的现象 。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幼儿的能力水平制定阶梯型的活动目标,让每个幼儿都能"吃得饱" 。
(3)教师高度控制
为了保持教学活动的秩序,一些教师会对幼儿提很多要求,不许幼儿干这个,不许幼儿做那个,要求幼儿一切按照教师的指挥行事 。在这样的高压之下,或许短时间内班级的秩序会变好,但是幼儿的自主性得不到发挥,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和能力发展都有不好的影响,幼儿也容易因为受到管制而表现出强烈的排斥和反抗,出现冲动、任性、捣乱的现象 。
2. 内因
(1)前庭感觉统合失调
个别幼儿注意力不集中,是前庭感觉统合失调造成的 。前庭感觉统合失调是幼儿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之一 。具体表现是:多动不安,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调皮任性,兴奋好动,粘人,自控能力差,情绪不稳定,容易违反课堂纪律,容易与人冲突,爱挑剔,很难与其他人同乐,很难与别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虑别人的需要 。有些幼儿还可能出现语言发育迟缓、说话词不达意、语言表达困难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