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运营及管理怎么写 平台运营思路怎么写


编辑导读:内容型产品也就是生产者输出内容 , 给用户消费或互动 , 平台也会对内容、流量、用户进行管理分发推荐 。本文作者从内容型平台的三个重点——内容、用户和分发模式出发 , 对内容型平台运营方法论展开了梳理分析 , 供大家一同参考和学习 。
本文概要:
核心:内容型平台=内容+用户+分发模式内容:数量、质量、形态、品类

平台运营及管理怎么写 平台运营思路怎么写

文章插图
用户:生产者(UGC、PGC、OGC)、消费者(TGI、用户心理)
分发模式:推荐(被动)、搜索(主动)、关注(半主动)
内容型产品关系维度
一、内容
1. 内容的数与质
任何内容型平台在初始阶段 , 都需要进行种子内容的填充 , 即构建”内容库” 。
初期内容来源或爬取、或搬运、或自产 , 此时的内容质量大多较为优质 , 这一阶段的内容将直接影响平台的属性和定位 , 进而决定了你未来的用户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
如B站最早期作为Acfun的后花园(Mikufans) , 内容基本是ACG番剧 , 用户也多为Z世代年轻人 。
在后期的发展中 , 尽管内容品类逐渐丰富 , 边界逐渐扩大 , 但核心主路径依旧不变 。
无论是自办春节晚会、搞破圈《后浪》演讲 , 还是自制网剧《风犬少年》、搞说唱节目《说唱新世代》 , 但是在用户心智层面 , 依然会认为B站是一个“二次元社区” 。
而西瓜视频早期的内容库来源 , 多爬取自快手平台 , 其内容偏下沉、泛生活化 , 用户则多以二三线城市、25~35男性用户为主 。
在用户眼里 , 即使西瓜视频后续大量引入动漫番剧、年轻化内容 , 也很难再把它看作是一个年轻人的“二次元社区” 。
因此在平台运营的初期 , 即从0-1的探索阶段 , 明确平台的内容定位 , 显示十分重要 。
定位决定内容 , 内容又进而影响生产、消费等环节 。
如何权衡好内容、生产、消费三者之间的关系 , 考验的是运营者基于平台运营的功力 。
继续以B站和西瓜为例 , 虽然两者在 TO B 方面均有创作者流量收益 , 但西瓜的CPM明显要高于B站 。
作为互联网“热梗新词”诞生地之一 , B站给了站内、站外许多素人、网红一夜成名的机会 , 如Papi酱、面筋哥、真香王境泽等 。然而内容的高曝光度 , 并不意味着流量收益的高转化率 。
许多B站大UP主曾制作过“粉丝百万在B站月入多少”之类的视频 , 从各区UP主公布的“流量收益”数据来看:B站的“创作者激励计划”还真只能称得上是”激励”而已 , 覆盖掉创作成本 , 剩下的流量收益并不是十分可观 。
更多收入依靠的是广告主、软广带货等 , 因此B站内容创作者的潜在收益(声量)通常要大于其实际收益(现金) 。而这还是对于那些头部UP而言 , 多数小UP的收益就更不用说了 。
尽管如此 , 百万调音师、鬼畜达人、二次元宅舞等 , 基于兴趣驱动、“用爱发电”的优质原创UP们 , 却一直是B站宝贵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
而对于西瓜视频来说 , 许多创作者更多的把它当作一个自媒体平台 , 流量收益的多少是其第一驱动力 , 点赞、播放、收藏量的多少 , 直观的代表了接下来视频的CPM高低 , “兴趣驱动”在这里变成了“收益驱动” 。“一键三连”则从精神激励变成了最直接的物质激励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