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让乡村日子更红火 乡村电商星火燎原( 四 )


阿里巴巴通过农村淘宝和淘宝大学 , 积极开展对基层干部和农村电商创业者的培训 。蚂蚁金服还将启动“农村淘宝掌柜金”资金支持计划 , 提供10亿专项资金 , 鼓励农村大学生回乡创业 , 助力农村淘宝 。
张学灵就是这一计划的受益者 。其实 , 早在2015年4月 , 张学灵就在淘宝网上开了一家“山庄农乐园”的个人店铺 , 希望能通过互联网为家乡特产找到好的销路 , 但当时他对于如何运营好网上店铺毫无经验 。而加入农村淘宝之后 , 通过每月至少一次的固定培训 , 张学灵掌握了不少电商运营的知识 , 又重新经营起了自己的淘宝店 。
“将来通过互联网 , 我们这里优质的苹果、樱桃、核桃等农产品也可以卖到全国各地 , 甚至还能打出自己的品牌 。”张学灵充满信心地说 。
以“网货下乡”促“农产品进城”
与大多数回乡踏入电商创业洪流的青年人一样 , 玄延更关注未来的农产品进城 。
玄延在农村长大 。每年苹果采摘后 , 父母和乡亲们只能以极低的价格卖给水果批发商 。前几年因为苹果的价格一直上不去 , 很多村民只得无奈地砍掉了辛苦种植的苹果树 。
于是 , 他放弃了在城里薪水颇高的销售工作 , 回到家乡重新创业 , “就是希望能够通过互联网 , 帮助乡亲们把自家产的好东西高价卖出去 。”
据他估算 , 按照目前的行情 , 如果能够实现网络销售 , 砍掉层层削价的中间商环节 , 即便是扣除物流成本 , 农民的收入也可以增加30% 。
但是 , 农产品进城要比网货下乡面临的困难更多 。
首先是物流限制 。尤其是偏远地区 , 物流成本极高 。孙利军介绍说 , 全国邮政县域到农村的物流成本是每公斤15元 。因此 , 为了突破物流的壁垒 , 包括阿里巴巴、苏宁、1号店在内的传统电商巨头采取的策略是先让网货下乡 , 以此打通农村物流的“最后一公里” 。
“现在农村淘宝的下行成本只需要3块多 , 而未来的上行成本可能只有下行的一半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农村淘宝大多是从网货下乡开始 。”孙利军解释道 。
网货下乡的另一个好处 , 则是让农民更多地了解互联网 , 提高电商在农村的渗透率 。“未来教育农村消费者 , 让他们认知互联网、认知电子商务是突破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瓶颈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研究员赵萍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
此外 , 目前中国农村普遍非标准化的农业生产方式 , 也还不适应电商的发展要求 。“质量控制就是一个大问题 。”山东省菏泽市电子商务促进会秘书长何福荣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说 。
他指出 , 现在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仍然以农户个体为主 , 难以形成规模 , 也给产品质量控制带来一定困难 。而且绝大多数农民对农产品的包装宣传、文案策划更是一无所知 。而这些 , 则是农村淘宝未来的发力点 。
重塑农产品
何福荣所在的天华电商文化产业园(以下简称天华产业园) , 承担了菏泽市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关于农村电商一系列合作项目的具体运营 , 他们在“农产品进城”方面作出了探索 。
何福荣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 原来农产品上网最大的难题是缺少平台 。以往主要是农产品加工企业或者农村合作社自建电商平台 , 但这些平台往往弱、小、散、乱 , 难以形成聚合效应 。而现在阿里巴巴提供了淘宝、天猫、聚划算等旗下网络销售平台 , “有平台就有流量 , 就有了客户资源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