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橘

大家都知道金橘是种好吃的水果,但是大家了解金橘的作用与功效吗?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
金橘
金橘又称金柑、夏橘、金枣、寿星柑,也是柑橘类水果之一 。金橘皮色金黄、皮薄肉嫩、汁多香甜 。它皮肉难分,洗净后可连皮带肉一起吃下 。金橘含有特殊的挥发油、金橘甙等特殊物质,具有令人愉悦的香气,是颇具特色的水果 。金橘枝繁叶茂,冠姿秀雅 , 四季常青;夏天花开雪白如玉,浓香溢远,秋天金果灿灿,既可赏玩又可食用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归田录》中称赞金橘道:“清香味美,置于樽俎间光彩灼烁 , 如金弹丸,诚珍果也” 。金橘有“四悦”即味悦人口、色悦人目 , 气悦人鼻,誉悦人耳 。可谓形、意、态、景“四绝” 。“密密金丸不禁偷,最怜悬著树梢头 。老人口腹原无份,留得深秋供两眸 。”这是明代浙江诗人钱士升的一首《金橘》诗句,他不仅描绘就金橘的状貌特征,还将钟爱金橘不忍以饱口腹的心情在诗中表现出来 。
金橘 - 物种信息
种 名:金橘
学 名:Fortunellamargarita
别 名:罗浮,牛奶金柑
科 名:芸香科
属 名:金橘属
产 地:
原产中国南部,广布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区 。
概 述:
金橘原产中国南部,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市 。栽培历史约有4000余年 。据《尚书禹贡》记载,早在中国夏禹时期,橘已作为贡品进贡朝廷 。楚国的屈原写过《橘颂》流芳百世 。宋代韩彦直所著《橘录》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关橘栽培的专著 。远在中国西汉时期,橘类就从“丝绸之路”,传到西亚地区 。公元8世纪传至日本 。16世纪传至意大利、阿尔及利亚和澳大利亚 。中国的盆景金橘驰名中外,广东佛山、新会等地的金橘盆景,园艺水平极高,在世界各国的花卉市场上,受到了各国人民的珍爱 。
习 性:北方地区多行盆栽 。喜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环境 。不耐寒;略耐阴 。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壤土 。
金橘 - 营养成分
每100克含水分81.1克 , 蛋白质0.9克,脂肪0.1克,膳食纤维1.1克 , 碳水化合物16.8克,灰分0.6克 , 胡萝卜素0.64毫克 , 硫胺素0.03毫克,核黄素0.05毫克 , 尼克酸0.4毫克,抗坏血酸56毫克 , 维生素E2.53毫克,钾138毫克,钠1.2毫克,钙61毫克,镁21毫克,锌1.3毫克 , 铁0.30毫克 , 磷15毫克,并含有有机酸、多种氨基酸等 。果皮亦含丰富维生素C、松柏甙、丁香甙等 。
金橘 - 食疗作用
1.防治心血管疾病金橘果实含金甙及丰富的维生素C(其中80%在于皮中 , 故食之切勿去皮)、维生素P,对防止血管破裂,减少毛细血管脆性和通透性,减缓血管硬化有良好的作用 。高血压、血管硬化及冠心病患者食之非常有益 。
2.对血压的双向调节金橘果皮中的松柏甙、丁香甙给SHR-SP大鼠静注lmg/100g,能升高大鼠血压;而去氧工松柏醇4-B-葡萄糖甙、柑属甙B、C、D和6,8-二葡萄糖基芹菜素则降低血压 , 其中6,8-二葡萄糖基芹菜素的降压作用特别显著 。
【金橘】3.行气,化痰,醒酒金橘气香而悦脾,味辛而行散 , 味甘酸能生津,具有行气解郁 , 消食化痰,生津利咽醒酒的作用 。为院腹胀满,咳嗽痰多,烦渴,咽喉肿痛者的食疗良品 。
4.化痰散结,理气止痛金橘核味辛而入肝、肺二经 , 具有行气散结 , 化痰,止痛的作用 。可治疗咽喉肿痛、疾病、疝气、睾丸肿痛、乳房结块等病症 。常食金橘,还可增强机体的抗寒能力,防治感冒 。喝牛奶之前不可吃金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