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态度决定2016母婴电商下半年走势


经过2015年一整年的搏杀和洗牌 , 如今中国母婴电商行业生下来的屈指可数 。但整个行业并没有因为格局的暂时稳定而平静 。相反 , 2016年上半年 , 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蜜芽、贝贝相继放大招 , 彼此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 , 行业大战硝烟弥漫 。事实上 , 悉数二者的每次贴身肉搏 , 背后无不需要雄厚的资本作为支撑 。放眼整个2015-2016年度 , 整个行业遭遇资本寒冬 , 此态势之下 , 这两家电商的发展状况将何去何从?资本对于母婴电商的态度又将如何?
破立:模式差异影响未来发展方向
毫无疑问 , 资本方对于创业公司的选择 , 核心目标在于:是否有长远的发展前景 , 是否能带来丰厚的资本回报 。从这个角度来说 , 一家企业的运营模式 , 肯定是资本在选择投资时首要审核的内容 。

资本态度决定2016母婴电商下半年走势

文章插图
蜜芽于2014年3月正式上线 , 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自营进口母婴零售电商——也是目前尚存的母婴电商中 , 受关注度最高的 。虽然仅仅成立才2年多 , 但已经创下了诸多行业奇迹:比如 , 率先在行业内发起价格战、第一个签下平台代言人、第一个跨界融合举办年度评选、第一个登上湖南卫视舞台的母婴电商等等 。
同时 , 作为行业内融资最快的公司:2013年 , 蜜芽获得真格基金和险峰华兴天使轮千万元级别投资;2014年6月完成b轮 , 红杉领投、真格基金和险峰华兴跟投;同年12月完成6000万美元c轮融资h capital领投 , 红杉、真格跟投;2015年9月 , 完成由百度领投的D轮1.5亿美元的融资 , 并以64亿的市场估值跃居行业榜首 。
从运营模式来看 , 早期以闪购特卖方式切入母婴市场的蜜芽主要采用了自营进口模式 , 少部分来自pop平台 。且pop平台为邀请制 , 仅对服装纺织和家居百货类目的品牌商开放 。但随着后期蜜芽不断发展壮大 , 自2015年开始 , 蜜芽就陆续与世界级的母婴产品巨头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 实现了左手品牌方、右手消费者的运营模式 , 从源头保障了商品的安全性和价格的竞争
在对客户的定位上 , 蜜芽是锁定中国中产阶级家庭 。从目前发展的态势来看 , 闪购模式只是蜜芽切入跨境电商的手段 , 未来的自营分类商城才是其零售模式的内核;母婴品类只是现阶段获得增量发展的阶段性战略重点 , 未来的真正指向是成为中产阶级消费的重要枢纽之一 。
和蜜芽定位一二线城市用户群不同 , 贝贝网的主要用户群体是面向三四线城市 , 采用的是第三方市场pop平台闪购模式而不是自营模式 。
贝贝网成立于2014年4月;2014年8月 , 贝贝网获得互秀电商、高榕资本和IDG等1.5亿元人民币共同注资;2015年1月份 , 贝贝网在c轮融资中获得了今日资本1亿美元的投资; 2016年6月 , 贝贝宣布完成D轮1亿美元的融资 。
在发展战略上 , 贝贝网和蜜芽也存在较大的不同:其指向更多的是将消费者习惯进行动态分层而非通过引导消费者未来需求的升级改变母婴产业的行业结构 。所谓消费者习惯分层是指 , 国内奶粉、童装的消费习惯有很大差异 , 贝贝网根据消费者当下的行为习惯来分别制定相应品类下的供应和招商体系 。而这种模式 , 从当前看 , 可以给贝贝带来巨大的用户数量 , 但从长远分析 , 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即过分偏重于消费者现有的消费习惯可能会错过消费升级的整体机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