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参观虢国博物馆的归途中,文友忽然说:“你们知道我们汝州的煤山文化遗址为什么叫煤山?”大家面面相觑,谁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 。于是我想:现实生活中我们面对众多的文化现象,熟视无睹,只知其表而不知其里,更不去深层次的挖掘和考究,甚至连本土的地域文化也不求其解,更甚者一些从事文化工作的同志,谈商色舞,谈文厌倦,也不去深究其地域文化的渊源,这种万民重商、藐视文化的现象和这种浮躁处事的心态,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是格格不入的 。
好在钻研、探讨、关注、支持地域文化的还大有人在 。我的这位文友虽是官场人员,但对汝州的地域文化颇有研究 。他告诉我们说:煤山遗址上现在虽然已建成煤山公园,但它的下面还藏匿着一个远古时代的“文明村落”,它东临汝河支流洗耳河,西跨西环路,北临广成路,南至富民二街,南北长约266米,东西宽约238米,总面积约63308平方米 。因遗址高于周围地面4米,内含大量的黑色灰土,断层处到处可见灰坑,故有煤山之称 。

文章插图
汝州煤山
静听着文友的讲解,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我顿感无地自容 。市场经济“挤压”下的小城“文化人”是真有些不文化了 。从文友的诉说中我还了解到首次发现煤山文化遗址的是汝州市一高的周建业老师 。
二
花甲之年的周建业老师精神矍铄,说起当年发现煤山遗址的情景时依然激动不已 。
那是1967年的初夏,临汝县(今汝州市)西关大队在煤山的农田里打井,经常下井作业的是右派分子周斌的儿子周建业 。周斌是黄埔军校七分校的毕业生,解放后被安排到陕西邮电部门工作 。他喜欢书法,酷爱华夏源远流长的古文化,订阅有《考古》、《中国文物》等报刊 。周建业从小随父亲辗转于西安、潼关、汉中一带,学习之余常常翻看父亲订的报刊,耳濡目染中周建业深深地爱上了祖国的古文化 。

文章插图
1960年,周建业随着错划为右派的父亲回到故土临汝西关 。煤山地下土层复杂,土质松软,井下经常出现塌方,这冒险玩命的活儿自然落到右派的儿子头上 。被迫打到井下作业的周建业以“磨洋工”的方式抵抗着另类的歧视 。然而,自从那日发现“新大陆”以后,周建业却爱上了井下作业 。那是一个饥肠辘辘的正午,周建业一鐝下去抛出了田螺和陶片,他把陶片紧紧抓在手里仔细观看,意外发现了这些过去在书中见到的东西,他断定这里可能是一处文化遗址,从此再下井时没有了磨蹭 。在井下他把刨出的石斧、陶片捡起来,收工时升到地面带回家 。一次,在一丈多深的井下他挖出了遗址长约一米 。重约2.5公斤的黑色船桨 。这时井下疏松的土层出现了塌方,他连忙用身子护住船桨,好在塌方面积并不大,他使劲从土里拱出来,总算保全了船桨 。他嘱托井上的人千万别弄断船桨,地面的人偏和他作对,一边骂他“神经蛋”,一边把船桨踢折几节 。升井的周建业在队长“不务正业”的呵斥声中含泪把断浆带回家中 。

文章插图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1970年修建焦枝铁路时,煤山高地被定为挖土垫铁路的地方 。密县的民工在此处挖出大量的石斧、骨针、石 、陶器等文物 。当时正值婆“四旧”,大量的文物被毁坏 。周建业前去劝说没人听,反而有人当着面摔破文物让他看,周建业的一颗心在陶器的破碎声中流血呻吟……他把七零八落、伤痕累累的文物捡回了家,然后斗胆给时任中科院的郭沫若院长写信 。
- 杨公风水水口断立向 杨公风水入门断
- 北京十三陵风水怎样 十三陵陵园风水
- 坎宅巽门风水吉凶图解 户型风水坎艮
- 150万能买什么房子 风水好的楼盘
- 属鸡宜葬什么方位 属鸡风水令箭放哪个方位
- 哪些风水吉祥物能驱邪挡煞
- 家里不能养扶桑花?扶桑花代表着死亡,影响运势?! 风水学里家庭养扶桑花
- 黑曜石和绿松石一起佩戴吗
- 风水学电视剧 风水风流戏剧片段
- 中山市林肯4s店地址 中山林肯中心风水怎么样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