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酮体什么意思 尿常规酮体+-是什么意思



尿常规酮体什么意思 尿常规酮体+-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尿常规化验单上的指标包括:白细胞、酮体、亚硝酸盐、尿胆原、胆红素、蛋白质、葡萄糖、尿比重、尿红细胞、隐血、PH、维C、尿沉渣镜检这十三种 。具体临床意义如下:
尿白细胞(U—LEU或WBC)
正常值成人4~10×109/L(或4000~10000/mm3) 。正常人尿中有少数白细胞存在,离心尿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5个 。异常时,尿中含有大量白细胞,表示泌尿道有化脓性病变,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及尿道炎等 。正常参考值:<5个/HP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急‘吐肾炎、肾盂肾炎、膀肮炎、尿道炎、尿道结核等 。
尿酮体(U-Ket)
正常参考值:阴性(-)酮体是体内脂肪代谢的产物,尿中含量很少,所以通常尿常规检查中酮体应为阴性 。如是阳性时,称为酮尿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糖尿病酮症、妊娠呕吐、子痫、腹泻、中毒、伤寒、麻疹、猩红热、肺炎、败血症、急性风湿热、急性粟粒性肺结、惊厥等 。此外,饥饿、分娩后摄入过多的脂肪和蛋白质等也可出现阳性 。
尿亚硝酸盐(NIT)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膀肮炎、肾盂肾炎等 。亚硝酸盐含量的多少常与食物的种类有关,如含量经常超过正常,提示有尿结石或有尿路感染的可能 。
尿胆原(URO或UBG)
正常参考值:检验正常结果为阴性或弱阳性(1:20以下或小于0.2U/L)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溶血性黄疽、肝病等 。阴性,见于梗阻性黄疽 。
尿胆红素(U-BIL)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胆石症、胆道肿瘤、胆道蛔虫、胰头癌等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和肝癌、肝硬化、急慢性肝炎、肝细胞坏死等导致的肝细胞性黄疽 。
尿蛋白(R-PRO)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正常尿常规检查一般无蛋白,或仅有微量,正常人每天排出尿蛋白约40-80毫克,最多不超过150毫克,在此范围内则定性为阴性 。阳性‘见于各种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多发性骨髓瘤、肾移植术后等 。此外,药物,汞、铺等中毒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也可见阳性 。但发热、剧烈运动、情绪激动、严重尿路感染者、妊娠期也会偶然出现尿蛋白 。故尿中有蛋白时需追踪观察明确原因 。
尿葡萄糖(尿糖)(U—Glu)
正常参考值:阴性(-)正常人尿内可有微量葡萄糖,每日尿内含糖量为0.1~0.3克,最高不超过0.9克,定性试验为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垂体前叶机能亢进、嗜细胞瘤、胰腺炎、胰腺癌、严重肾功能不全等,患糖尿病时尿糖可达2~3个加号 。此外,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塞等,也可出现应激性糖尿;过多食入高糖物后,也可产生一过性血糖升高,使尿糖阳性 。由于尿中维生素C和阿斯匹林能影响尿糖结果,故查尿糖前24小时要停服维生素C和阿斯匹林 。
尿比重(SG)
正常成年人在普通膳食情况下,波动在1.015~1.025之间 。婴幼儿的尿比重偏低,尿比重受年龄、饮水量和出汗的影响 。大量饮水时比重可低至1.003以下,大量出汗或饮水少,比重可高达1.030以上 。在排除这些因素后,比重可反映一个人的肾功能情况 。尿比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肾脏的浓缩功能,故测定尿比重可作为肾功能试验之一 。正常参考值:1-5岁 1.010-1.014;5-8岁,1.010-1.019;8-14岁 1.010-1.025;14岁以上至成人 1.002-1.030 临床意义:尿比重减低:常见于慢性肾盂肾炎、尿崩症、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多尿期等 。尿比重增高:多见于糖尿病、高热、呕吐、腹泻、脱水、急性肾小球肾炎及心力衰竭等 。在机体缺水时尿比重增高,反之降低 。如尿液比重持续降低,则说明肾小管浓缩功能减退或丧失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