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半年大雪封山与世隔绝 , 到新一代藏民实现随时随地“在线” , 移动互联网给西藏各族群众的生活带来的改变令人惊喜 , 更离不开通信人的接续奋斗 。
成立21年以来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西藏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藏移动”)坚持以党建引领实践 , 不惧高寒缺氧、山高谷深 , 穿越“生命禁区”开辟通信服务道路 , 千难万险也要将基站“种”上山顶 , 驻守极高海拔全力服务各族群众……成为强边、固边、稳边的重要力量 。
边境乡也能“零时差”
冬日暖阳照耀在日拉山 , 山脚下就是玉麦乡 。 一座座藏式小院错落有致 , 道路两旁商店、家庭旅馆、藏餐馆林立 , 学校、卫生院、村民活动中心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 。
采访人员在当地采访时寄宿在巴桑次仁的家中 。 这家一共四口人 , 两个孩子中较年长的是7岁的益西卓玛 , 有着大大的眼睛、开朗的性格 。 “小度小度 , 我要看小猪佩奇” , 看到家里来了客人 , 益西卓玛热情地“指挥”播放器 , 邀请大家一起看她最爱的动画片 。 吃过晚饭 , 益西卓玛跟邻居家的两个小女孩在屋外的广场上做游戏 , 玩的是抖音上正火的“木头人” , 出自韩剧《鱿鱼游戏》 。
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玉麦乡 , 离隆子县城不过200公里 , 但却隔着日拉山等3座海拔超5000米的大山 。 每年11月底到次年6月 , 这里就将开启长达半年的大雪封山区 , 人们要赶在封路前去县城囤上足够的青稞和土豆 , 翻山越岭才能走向外面的世界 。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 这里只住有一户三人——桑杰曲巴和他的女儿卓嘎、央宗 。
从一年一半时间在封山 , 到新一代藏民的“零时差” , 背后是不断更新、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 。
2019年通往玉麦的公路改建工程沥青路面全面完工 , 解除了大雪封山的困扰;国家电网将10千伏的输电线路接入玉麦 , 人们用上了安全稳定的常明电;不久前 , 建成的5G基站成了村里的“新地标”……
“变化太大了 。 ”巴桑次仁告诉采访人员 , 随着用网、用电、用水都稳定了 , 村里搬来了很多新住户 , 盖起了新房子 。 过去的三人乡如今已经有200多人 。
采访人员在采访时恰好碰到了从隆子县赶到玉麦乡巡查通信网络的米玛 。 “4G全覆盖晚了一两年 ,5G技术全覆盖跟沿海发达省份没有时差 。 这里的家庭旅馆、小卖部都可以使用移动支付 , 妇女可以网购 , 孩子们可以在线看视频 , 信号都很稳定 。 ”
文章图片
(从左至右:严辉、丹增特巴、米玛、次顿 , 西藏移动山南市公司区县第二党支部)
“通了网 , 这里就不是生命禁区”
早上7点半 , 西藏移动双湖县公司经理益江钻出被窝 , 开始一天忙碌 。 今天他要去300公里外的某个镇做地推 , 路上就要2天 。 由于地广人稀 , 益江常常要在沿途的牧民家歇脚 , 牧民总是很热情地邀请他进帐篷喝点酥油茶 , 顺道请他帮忙解决下手机上网、孩子网课方面的问题 。
文章图片
(右一为益江)
【西藏移动:雪域高原架起信息高速,党建引领助力固边惠民】西藏广为流传着一句话“远在阿里 , 苦在那曲” , 而平均海拔超过5000米、含氧量只有内地的40%的双湖县 , 更有着“人类生命禁区”之称 。 2012年11月15日 , 国务院作出关于同意西藏自治区设立双湖县的批复 , 双湖县成为我国最年轻 , 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县级行政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