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人风水局 风水实际上是中国人的天地观或自然观




天地人风水局 风水实际上是中国人的天地观或自然观

文章插图



在一个极其重视生存智慧的国度里,中国人通过体察自然界江河竟流,山川俯仰的变化,进而格物致如,精心选择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也因此形成了专门研究居住环境与营建布局之间关系的学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风水学 。


众所周知,风水文化起源于中国,也是中国传统神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千百年的沧桑变迁,仍然拥有神秘的光芒,说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一点都不为过 。


一直到17世纪,风水文化的相关理论,渐渐走出国门,流向世界各地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球掀起了研究风水的浪潮,形成一种不容小觑的文化现象 。


风水,也称堪舆 。“风”与“水”在自然界中是万物当之无愧的两个代表 。其中,堪,表示高处,而舆指的则是低处 。堪舆代表地势的变化以及自然环境的包罗万象 。很明显,风水采用抽象角度的“气”来诠释自然万物的瞬息万变及个中奥妙,认为按照气的运动变化规律,也即按照自然的秩序,进行相应的自然行动,就可以收获平安喜乐的安宁与和谐生活 。如果换一个角度,从地理学出发,即这所谓的“阴阳二气”交流而生发出各种变化 。


风水术,涵盖了关于城市、村镇、住宅、园林等等建筑环境的基本理论,以及规划设计的理论 。不管你信不信,它所包括的自然地理学、建筑景观学,甚至还有心理学、美学等等知识,早已自成体系,被广发应用到古代建筑的规划当中 。


它有着气象万千的科学知识,同时非常注重建筑的布局;此外风水术更是从时空的角度考察人体与自然地理环境、地极磁波变化之间的内在关联,在这错综复杂的交集中,找到平衡点,达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 。


风水理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也是对于中国传统宇宙观、自然观、环境观、审美观的反映,通过将自然生态环境、人为环境和景观的视觉环境进行全盘考虑之后,对建筑的格局作出科学的布置 。有人也说,风水是中国古代一种景观设计理论,是一种东方的环境科学 。


你瞧,但凡是有环境存在的地方,一定会有风水 。而风水理论则是人们对于环境的感知,也体现了人类的心理需求与行为准则,最终,这些都在景观建筑中,映射出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即使是到了当今,人们依然提倡在景观设计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而了解并分析人的行为心理与风水理论之间的对应关系,有助于人们从古老的风水理论中汲取精华,并且活学活用到景观设计的各种实际场景中 。


这种传统文化,先后经历了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父系氏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 。而风水文化的精髓部分,也作为一种特殊而独一无二的自然科学,不断接受着人类社会活动的检验 。风水术凭借着自身的实用价值,在人类社会中广泛流传,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 。这也说明了它的理论基础和哲学内涵,与现代科学并不矛盾;不仅如此,它的科学含量完全可以在众学之中立足 。


了解过风水学的人都知道,这门理论一开始是作为帝王的御用术,应用在指导城邑、宫殿以及陵寝的选址和修建当中 。风水学在唐宋时期达到兴盛,根据周易的原理,乘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的前身司南流行而流行,此后,形成了以理法为主的福建派、以形法为主的江西派两大派别,再自上而下,渐渐传入民间 。在这个过程中,风水理论体系不断完善,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日益凸显其重要地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