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违约损失赔偿诉讼时效是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时间为三年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 。
【法律依据】
《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民法总则》将于2020年12月31号失效) 。

文章插图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民法典》生效时间为2021年1月1日) 。
- 商铺租赁合同丢失应该怎么办
- 签完合同对方违约怎么处理
- 合同可以协议解除吗 协议合同是否可以解除
- 买卖二手房签合同需要注意些什么
- 担保人连带责任怎么承担
- 承揽合同劳动关系之间的区别
- 书面合同生效的时间与合同成立时间有什么区别
- 抵押合同到期抵押还有效吗
- 劳动者该提前解除劳动合同支付违约金吗
- 借款合同纠纷需要哪些证据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