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茶法 煎茶是什么茶


煎茶是唐代主要的饮茶方式 , 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记载 :“开元中 , 泰山灵岩寺有降魔禅师 , 大兴禅教 , ……人自怀挟 , 到处煎饮 , 从此转相仿效 , 遂成风俗 , 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 , 多开店铺 , 煎茶卖之……”可见唐代煎茶已相当普遍 , 并出现了以煎茶为行业的商业活动 。
【煎茶法 煎茶是什么茶】简单地说 , 唐代的煎茶即把茶饼碾碎后 , 用罗筛筛选茶末 , 在风炉上架起茶鍑 , 放入水 , 起火支烧 , 待鍑中的水“沸如鱼目、微有声”(第一沸)时 , 即加入适量的盐花 , 待到“缘边如涌泉连珠”(第二沸)时 , 舀出一瓢水放入熟盂内以备救沸育华用;以竹夹搅拌茶鍑中的汤水 , 然后用茶则量茶末入鍑煎煮 , 等到“势若奔涛溅沫”(第三沸)时 , 将舀出的茶汤重倒回茶鍑中 , 叫做“救沸育华” , 目的是避免鍑中的茶汤过老 。此时 , 即可用茶勺从鍑内舀出茶汤 , 酌入茶碗饮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