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遵守与孩子的约定
可以提前带孩子熟悉幼儿园或者保母家等陌生环境,抑或对2岁以上较大的孩子,用简单的字句与他沟通、帮忙做心理准备,例如:事先告知有谁会参与、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或有什么好玩的玩具等,孩子对能预期的事情较能感受到安心,进而提升孩子参与的意愿 。
除此之外,陈韵如临床心理师叮咛,无论送孩子去哪,都千万不要不告而别或偷偷离开,因为当孩子发现后,反而更容易加深照顾者会突然不见的不安全感,造成下次更难分离的状况,建议应该与孩子事先约定,告诉他什么时候会来接,并且一定要说到做到,虽然刚开始孩子可能会哭,但是经过反复的练习,就会逐渐习惯,另外,照顾者去接孩子时,也可以适时鼓励孩子,像是对孩子说:「妈妈(照顾者)刚刚不在这边,你也玩得很开心啊!很棒喔!」帮助孩子增加自信心 。
小叮咛
分离焦虑的表现是正常的发展过程,若与同龄孩子相比,并无太过强烈持久且影响生活调节,家长便无须太过担心,提醒家长面临与孩子分离时,适当觉察和调整自身心情也很重要,避免过于保护或过快强迫分离,应该适时提供孩子接触不同环境的机会,逐步引导,同时给予鼓励,如此一来,可减缓孩子未来面临分离等环境变动而产生的焦虑 。
- 仓鼠的性格是怎样的 仓鼠为什么这么温顺
- 为什么土狗不听话 为什么土狗服从性差
- 为什么田七痛经胶囊越吃越痛 田七痛经胶囊的功效与作用
- 36度正常吗小孩 人体36度正常吗
- 淘宝展现词越来越少为什么
- 螺蛳粉为什么臭臭的,螺蛳粉的味道怎么去除 螺蛳粉为什么臭
- 苏宁易购为什么比京东便宜
- 守宫怎样上手 守宫怎么上手
- 狗死了代表什么预兆为什么主人不能哭 狗死后主人不能哭
- 蓝曼龙鱼为什么很少人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