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分离焦虑时期
卫生福利部双和医院复健医学部临床心理师陈韵如表示,分离焦虑是婴幼儿的正常发展过程,一般而言,月龄6至8个月的宝宝会开始出现分离焦虑的表现,1岁多达到高峰期,2岁后才逐渐减缓 。主要的原因是6个月后,宝宝的视觉以及记忆能力发展逐渐成熟,能够开始区辨主要照顾者以及陌生人,并且与主要照顾者建立情感紧密的依附关系;然而,此阶段的宝宝对于「物体恒存」概念还不够纯熟,因此,当主要照顾者离开宝宝的视线,宝宝的认知里就会觉得照顾者消失、不存在了,进而导致焦虑的表现 。
tips:物体恒存概念

文章插图
「物体恒存」源自瑞士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指的是婴幼儿对于不在眼前的物体,认知里仍然能够知道它是存在的 。例如:使用玩具逗弄宝宝,再将玩具藏起来,此时宝宝会出现「寻找」的动作,就是因为宝宝的认知里有「物体恒存」的概念,理解即便玩具消失在眼前,但事实上仍然存在 。生活中常见的躲猫猫游戏,就是刺激宝宝「物体恒存」认知的最佳活动,透过躲起来后又出现,让宝宝建立「人恒存」的概念 。
严重分离焦虑症状
抗拒分离、哭闹或者紧黏着主要照顾者,这些都是婴幼儿分离焦虑的表现,陈韵如临床心理师表示,孩子的焦虑反应,可以经过照顾者适当安抚和引导,并且随着时间调节环境后,这些反应会逐渐减缓;不过,每个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发展、先天对新环境接纳和调节的速度以及亲子互动、教养方式的不同,均会影响孩子焦虑情绪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陈韵如临床心理师提醒,若发觉孩子分离焦虑反应较同龄孩子强烈、持久,且一再影响日常生活功能时 。
如何克服分离焦虑
下列四点可帮助孩子克服分离的情绪反应 。
1.照顾者的心态调整
陈韵如临床心理师表示,不仅孩子会有分离焦虑的阶段,照顾者同样也可能有分离焦虑的表现,像是与孩子分离时,照顾者可能觉得不舍,担忧孩子受伤、哭闹或有情绪反应,此时照顾者若过度焦虑,敏感的孩子可能会感受到照顾者的紧张不安,进而变得倚赖、不敢独自探索;此外,若照顾者过于保护,可能会减少孩子尝试探索、学习调节、与人互动的机会 。因此,照顾者的心态调整就很重要,无论是离开或重逢时,要保持平稳情绪,应该适度地放手、支持孩子独立 。(推荐文章:正确鼓励.让孩子更自信)
2.给予足够安全感
给予孩子足够安全感也能有效减缓分离焦虑的情绪,陈韵如临床心理师提到,常见孩子在刚开始探索环境时,会往前走几步或玩一会儿,又不安地回头确认照顾者是否还在,或者寻求照顾者拥抱,此时藉由照顾者适时的安抚,能够协助孩子累积足够的安全感,使孩子日后更有自信地面对分离、探索环境 。安抚孩子情绪的方式,也能透过与孩子短暂分离时,持续以温柔语气和孩子说话,让孩子知道照顾者还在身边,使孩子比较安心,并且也能从中建立「物体恒存」的概念,此外,幼儿在学习调适环境的过程中,照顾者可以帮孩子带着熟悉或喜爱的物品,满足安全感,协助孩子安抚自身情绪 。
3.循序渐进地练习
无论将孩子交给保母照顾或是送去幼儿园,分离的那一刻总是很煎熬,陈韵如临床心理师建议,协助孩子练习独立、减缓分离焦虑,可掌握循序渐进的重要原则,照顾者可以先温和地带领孩子接近和尝试新事物,避免马上强迫分离 。例如:若要交由保母照顾,第一
步,主要照顾者可以请保母到家中,先与孩子互相熟悉,与孩子玩游戏,让孩子有开心的经验;第二步,照顾者偕同孩子一起到保母家,慢慢试着交由保母照顾,但照顾者仍然在旁陪同;第三步,照顾者可以先暂时离开一阵子,之后再把离开的时间拉长,让孩子一步步在微小的变动幅度下逐渐习惯、体会愉悦的探索或互动经验,促使孩子有成功的分离经验,日后面对分离也较能够调节 。
- 仓鼠的性格是怎样的 仓鼠为什么这么温顺
- 为什么土狗不听话 为什么土狗服从性差
- 为什么田七痛经胶囊越吃越痛 田七痛经胶囊的功效与作用
- 36度正常吗小孩 人体36度正常吗
- 淘宝展现词越来越少为什么
- 螺蛳粉为什么臭臭的,螺蛳粉的味道怎么去除 螺蛳粉为什么臭
- 苏宁易购为什么比京东便宜
- 守宫怎样上手 守宫怎么上手
- 狗死了代表什么预兆为什么主人不能哭 狗死后主人不能哭
- 蓝曼龙鱼为什么很少人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