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儿童的36个敏感期 捕捉儿童敏感期内容摘要


发现儿童敏感期,让孩子无阻碍地度过(0~6岁)敏感期是指0~6岁儿童在成长中,因内在成长的需要,会在特定的时间段吸收环境中有利于自己成长的因素,并不断重复练习 。每顺利度过一个敏感期,儿童的心智水平就会上升一个层次 。
○ 什么是敏感期?首先要从生物敏感性说起 。
在我和年轻的父母交流时,最常被问到的问题是“孩子为什么总是吃手”“孩子为什么喜欢往嘴里塞东西”“孩子为什么总爱问词语的意思”“孩子为什么不接受不完整的东西”等 。
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我通常都是先恭喜这些父母:“恭喜啦,这意味着你的孩子进入了敏感期 。也就是说,孩子进入了一生最重要的学习阶段 。”
即使我这么说,大多数的父母还是一副疑惑不解的样子 。看到这种情况,我微微一笑说道:“我来讲一个故事吧,听完这个故事,你就懂得敏感期是怎么回事了 。”
于是,我把荷兰科学家德弗利斯关于昆虫敏感性的研究,编成了一个简单易懂的故事,讲了出来 。
有一个雌蝴蝶要产卵了,为了保证卵的安全,它在树枝与树干连接的隐蔽位置找到了产卵点,并小心翼翼地产下几十只卵 。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由于树枝和树干的庇护,这些卵安全地发育成熟了 。一只幼虫在破壳而出后,迅速把卵壳吃掉,随后又吃掉了临近的几只卵,补充体力 。

捕捉儿童的36个敏感期 捕捉儿童敏感期内容摘要

文章插图

不多久,所有的幼虫都破壳而出,纷纷开始寻找新的食物 。它们还太小,无法咀嚼周围的大的树叶,只能依靠树梢的嫩芽为生 。
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可是幼虫是怎么知道嫩芽在树梢呢?而且,从树干和树枝交接的地方到树梢,需要经过很长一段距离,而幼虫又没有导航仪,怎么能不迷路却安全到达呢?
这完全不用操心,没有一只幼虫会在寻找嫩芽的过程中迷路,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很简单,就是敏感性 。
实际上,这种蝴蝶幼虫对光有种本能性的敏感,出生后就会朝着光线最充足的树梢爬去,而那里,就让它们得以生存的美味,也就是嫩芽 。
又过了一段时间,贪吃的幼虫渐渐长大了 。这个时候,它们除了吃嫩芽外,也可以吃大片的叶子了,而它们对光的敏感性也消失了 。
尔后,幼虫开始不断地做茧,把自己包裹起来,在茧中等待,直到有一天,幼虫破茧而出,成为一只真正的蝴蝶 。
捕捉儿童的36个敏感期 捕捉儿童敏感期内容摘要

文章插图

听我讲到这里,这些父母似乎有了一点感悟,但仍有些疑惑地问我:“这和孩子的敏感期有什么关系?”
我说:“孩子就像幼虫一样,到了某一特定的阶段,内心也会产生一种本能般的力量,驱使孩子对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探索和学习 。这种狂热会一直持续,直到孩子内在需求得到满足,或者敏感期结束才会消失 。”
“孩子总吃手,喜欢往嘴里塞东西,是手的敏感期和口腔敏感期到了,孩子爱问词语的意思,是语言的敏感期到了;孩子不愿意要不完整的东西,是追求完美的敏感期到了 。”
“我们可以想象,孩子虽然对世界一无所知,却能在几年内学会比一生其他阶段都多的技能,显然是依靠了生命的本能,也就是敏感性 。可见,敏感期有多重要!”
听完我的话,这些父母才意识到自己差点成为扼杀孩子潜能的侩子手 。
大自然充满神奇,所有的事物都遵循着客观规律发展着,孩子也是如此 。在孩子的敏感期到来之时,我们要敏感的捕捉到并提供最好的条件,让他们的内心需求得到满足,更好的发展和成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