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用做过领导的,特别不能理解,为什么领导那么容易就会听信谗言,很简单就被小人所蒙蔽,其实任何人坐在权力的位置上,都忠奸难辨,因为,小人说的话句句在理,核心的就是在于动机的区别,而动机却又无法直接感知,这段材料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
【出处】《资治通鉴》第225卷 唐纪41
【原文】常衮言于上曰:“陛下久欲用李泌,昔汉宣帝欲用人为公卿,必先试理人,请且以为刺史,使周知人间利病,俟报政而用之 。”十四年春,正月,壬戌,以李泌为澧州刺史 。
【译文】常衮对唐代宗说:“陛下早就想重用李泌,过去汉宣帝想用人担任公卿大臣,必定先试他治理百姓的才能,请陛下暂且让他担任刺史,让他广泛了解人间的利病,等到上报政绩之后再重用他 。”永泰十四年春季,正月壬戌(二十一日),代宗任命李泌为澧州刺史 。
【解析】
1、表面言辞
常衮阻止皇帝直接启用李泌理由十分充分 。首先不能只是理论派,要有实际的管理经验,其次,需要广泛了解实际民情,最后是要有一定的功劳才能提拔 。而且还举出了汉宣帝的历史惯例 。这样唐代宗不得不考虑常衮的意见 。直接提拔了李泌,尽管他有才华,很可能管理手段不行,建议不切合实际,没有功劳大家不服 。最终,唐代宗采纳了常衮的意见 。
2、多种动机
从常衮的谏言上,我们能够看出,他的理由中立客观 。很多人认为,这就是好人啊,避免领导盲目决策,其实常衮就是小人,因为他有三种动机:第一,缓兵之计,反正讨厌李泌,先阻止他升迁再说,以后领导事情多,说不定就忘了他 。第二,物理隔离,把李泌调走,让他远离朝廷和皇帝,这样就能够在在中间做很多文章 。第三,过程陷害,他去管理下面,设绊子,让李泌做不出成绩,他就是无能 。

文章插图
3、忠奸难辨
常衮到底是为了皇帝真正的用人考虑,还是为了讨厌李泌,阻止他升迁呢?对皇帝而言这个问题的确值得思考,但是对于李泌而言,绝对气的牙根疼,认为常衮是个小人,认为皇帝是个昏君,几句话就阻碍了自己的仕途升迁 。矛盾就在这里,下属眼里的明确的小人,但是做领导,很难判断出常衮好坏 。而且还会认为常衮考虑全面 。所有的谗言,其实都是在正确的言论下包藏着祸心 。
【不忠 忠奸】看完上述的分析,我们不难理解皇帝的选择 。那就是我不管你们之间有什么矛盾,或是下属的动机是什么,他唯一要思考的就是三大原则,如何让自己的权力更加安全,个人利益最大,组织稳定发展 。所以唐代宗,为了避免直接提拔带来的权力不安全风险,只能让他下去历练,如果真的想重用他,可以加快这个历练过程,和有意的安排业绩 。本文源自“权谋智慧”微 信 公 众 号
- 犯故意杀人罪后个人财产会没收吗
- 品类罗盘标准版有没有购买意义
- 三观超正的温柔句子英文 三观超正的温柔句子
- 行车记录仪为什么不能标配
- 刑事诉讼中在没有律师的情况下怎样指定辩护
- 想吃下线上家装蛋糕没那么容易
- 借条没有按手印具有法律效力吗
- 名下没车没房的人欠钱怎么办
- 2020父亲节问候祝福短信
- 怎么看真姬菇煮没 真姬菇的功效与作用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