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二人上马穴位有哪些作用
二人上马 , 简称“二马” , 是临床上用的非常多的一个穴位 。《中国针灸学词典》和《中医大辞典》考证:二人上马穴出陈氏《小儿按摩经》、《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 。位于手背第四、第五掌骨小头间 。能利尿、通淋、清神、顺气、散结 。
这个名字有什么意义呢?《幼科推拿秘书》里面说:“二人者 , 我之大食二指也;上马者 , 以我大指尖按儿神门外旁 , 又以我食指尖 , 按儿小指根横纹旁 。掐之 , 清补肾水 , 治小肠诸气最效 。”说明这个穴位是一个复试手法 , 大拇指掐现在的二马穴位 , 食指掐小横纹位置 。现在的二马穴只是揉或掐 , 而少做了小横纹一个位置 , 与古法不合 。

文章插图
小儿推拿二人上马穴位在哪
【小儿推拿二人上马穴位在哪】这个穴位的位置 , 一般是没有争议的 , 在手背第四、第五掌骨凹陷处 。这个位置很多人说是奇穴 , 如《针灸腧穴索引》:“二人上马 , 小指下里 , 侧对兑边 。灸七壮 , 治小便赤涩 , 清补肾水 , 奇穴 。”二马可以治疗少阳热病如目赤目痛、耳聋耳鸣、牙痛等 , 也可以治疗厥阴寒证如手指不能屈伸、疝气等 。
据考证 , 该位置也与《董氏奇穴》中白穴接近 。而中白穴归经是入肾和膀胱经 。主治:膀胱炎、急慢性肾盂(肾)炎、坐骨神经痛、骨刺、腰酸腰痛、背痛、头晕、眼散光、肾虚耳鸣、脑鸣、重听、四肢浮肿、偏头痛、脊椎炎、退化性关节炎、小腿痛、闪腰、岔气 。小儿手小 , 揉二马的时候确实容易连周边相关穴位也一起关联到 , 所以有一部分的中白穴的功效也是非常正常的 。
小儿推拿二人上马穴位治疗效果
根据手少阳三焦经的取名 , 我们来讨论一下“三焦”的话题 。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在五版教材《中医基础理论》里面是这样描述的:
1、主持诸气 , 总司全身的气机与气化 。三焦通行元气之说 , 首见于《难经》 。如三十一难说:“三焦者 , 水谷之道路 , 气之所终始也 。”三十八难说:“所以腑有六者 , 谓三焦也 , 有原气之别使 , 主持诸气 。”六十六难说:“三焦者 , 原气之别使也 , 主通行三气 , 经历五脏六腑 。”原文明确地说明三焦是人体元气(原气)升降出入的道路 , 人体元气是通过三焦而到达五脏六腑和全身各处的 。
2、为水液运行之通路 。如《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 , 决渎之官 , 水道出焉 。”《灵枢·本输》说:“三焦者 , 中渎之腑 , 水道出焉 , 属膀胱 , 是孤之腑也 。”说明三焦是人体管理水液的器官 , 有疏通水道 , 运行水液的作用 。也可以说 , 三焦运行水液 , 是对脾、肺、肾等脏腑主管水液代谢作用的综合概括 。如果三焦水道不利 , 则脾、肺、肾等脏腑调节水液的功能将难以实现 , 引起水液代谢的失常 , 水液输布与排泄障碍 , 产生痰饮、水肿等病变 。正如《类经·藏象类》所说:“上焦不治 , 则水泛高原;中焦不治 , 则水留中脘;下焦不治 , 则水乱二便 。”
- 风寒感冒小儿推拿手法图解 小儿推拿手法图解
- 小儿脾虚湿盛型湿疹推拿方法
- 小儿弱智叫什么病 小儿弱智的表现
- 小儿推拿流鼻血的孩子怎么做 宝宝流鼻血推拿方法
- 如何区分小儿扁桃体发炎是细菌性还是病毒性
- 小儿调理脾胃推拿手法是什么
- 孩子有疱疹性咽峡炎症状
- 平时怎么给孩子推拿按摩
- 小儿肺炎的早期症状发烧多少度 小儿肺炎的早期症状
- 宝宝胃热的症状 宝宝胃热呕吐症状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