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铁皮鼓 Die Blechtrommel (1979)
原本是粉丝和受众对著名网评文体“老胡体”的评价,现在被反向用于内涵那些看似有理有据实则左右互搏、像小编体一样车轱辘话来回说的诡辩式论述,有时也可以拿来夸赞那些模仿中肯体的段子 。同理还有“谢邀”“理客中”“格局打开”“不吹不黑”“ 背后的原因令人暖心”等等,都属于赞美用得太多了让人反感、最后反而沦落成了批评 。
微博常用 emoji 之一,表情名称是“[太开心]” 。遗憾的是这个长得像黄豆的笑容看上去实在可疑,很快就被善于发散的微博网友用成了阴阳怪气标配表情,类似“脸上笑嘻嘻心里mmp” 。用法传开之后,像“”“[憧憬]”“[打call]”这样含义相似的 emoji,也全都跟着画风跑偏 。不仅如此,那些经典款的卖萌/生气/讶异表情们,现在也都荣升成了万物皆可反讽的一份子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鸟类变形记 A metamorfose dos pássaros (2020)
“姐妹”的谐音,原本是年轻女性网友间的常用称呼,后来逐渐被用来指代这个群体,同时发展出了某种微妙的嘲讽意味 。同理还有“芋泥波波芝芝桃桃”“绝绝子”“暴风吸入”“美美躺平了”“yyds”等等,本质上都属于“把某个群体经常说的话拿来复读、造句就成了玩梗”的大型cos现场 。
众所周知,网络梗里的谐音和形近字越多,反讽成分越高 。本来是敬称的“您”,在一些亚文化圈子里变形为读音相近的“宁”之后,原本的严肃性荡然无存 。文字替换梗在中文 meme 里占比很高,从轻度的卖萌调侃(东雅、秃然、恰饭)到人身攻击级别的抽象话(彳亍口巴)都有,危险系数当然也是逐级提高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摩登时代 Modern Times (1936)
前两个来自日本蒸汽波时期的全角输入法,可以看作对日式轻小说“什么句子都能拿来当书名”风气的调侃,后者则是社交媒体上的话题符号 。它们都是在传播的过程中逐渐带上了反讽属性 。举个例子,同样的文字,对比一下“这是在干什么”、《这 是 在 干 什 么》和#这是在干什么#,很明显,后两者更有那种“虽然想吐槽的只有一句话,但这句话里的千言万语足以写一本书”的一言难尽感 。
最后,在坏消息不断的当下,我们祝大家能在看懂所有阴阳怪气的同时,也保有好好说话的意愿和能力 。
参考资料:
https://www.fastcompany.com/3017596/anger-spreads-faster-on-social-media-than-any-other-emotion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03358623_Figurative_Messages_and_Affect_in_Twitter_Differences_Between_irony_sarcasm_and_not
www.qdaily.com/articles/51423.html
【网络吧 不爽网络语】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IfdNth2-d6igtEZRKLZiBg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
想看更多好看的小说,请来28读书网,让你从此告别书荒!
- 女生意境网络游戏个性网名昵称
- 合葬是什么意思网络用语
- 如何入驻扑吧商户平台赚钱 如何入驻扑吧商户平台
- 网络学习
- 拳愿阿修罗实力排名 拳愿阿修罗吧
- 在哪里可以领到淘宝优惠券
- 好听的网络科技公司名字
- 吃网红糕点食物中毒视频 吃网红糕点食物中毒
- 日行灯夜间冰蓝查不查 冰蓝行车灯不查吧
- 给力的网络流行语座右铭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