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吧 不爽网络语


编辑导语:没有梗可以逃脱反讽,就像没有宏大能逃脱解构 。狗头表情包、“呵呵”及微信自带 emoji的含义变化,这便是最初的阴阳表情包或者网络流行语的雏形 。为什么所有网络流行语的尽头都是阴阳怪气?本文将对此进行解读分析,值得一看 。

网络吧 不爽网络语

文章插图
经常泡在网上的朋友们,应该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社会热点发生后的一段时间,往往也是互联网语言井喷式丰富的时期 。每到这个阶段,大家不仅打字手速突飞猛进,造梗、二创和吵架的热情也异常高涨 。
比如现在,随便去哪个社交媒体上转一转,你都能找到网友们在最近几场冲浪混战里留下的智慧结晶 。而这其中最精髓、最能体现当代人词汇量、也最能体现互联网生态环境的表达方式,就是所谓的“阴阳怪气”,或者说反讽 。
网络吧 不爽网络语

文章插图

网络吧 不爽网络语

文章插图
社交网络The Social Network (2010)
在简中互联网,关于线上语言的解读方式的讨论,可以追溯到若干年前的狗头表情包,以及著名的“呵呵”和微信自带 emoji的含义变化 。大概从那个时候开始,社交媒体上的流行语和表情包,就逐渐脱离了“所见即所得”原则,开始逐渐走向万物皆可阴阳的反讽逻辑 。
一、我无话可说,只能阴阳怪气在讨论“为什么反讽体在网上这么普遍”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界定,日常语境里说的反讽到底是什么 。
一个比较浅显的解释是,反讽/阴阳怪气是一种以文字、emoji 和表情包为载体,以玩梗、反串和抖机灵为内容,以调侃、吐槽、自嘲和相互嘲讽为目的的表达方式 。其讲究在最短篇幅内,做到“我表面上说的和我实际想说的完全不一样”的话中有话效果,通常来说以态度云淡风轻、讲话文明为佳 。整个操作的关键在于使用者对讽刺这门艺术的把握程度 。
网络吧 不爽网络语

文章插图

网络吧 不爽网络语

文章插图
人民公仆 第一季 Слуга Народа (2015)
反讽的盛行与我们上网时的情绪息息相关 。由于种种原因,现在的互联网并不是一个适合心平气和好好讲话的地方,观点、立场和情绪占据了大部分时间线,即使是剩下的那一点可以被称为“事实”的部分,也很难得到它应有的待遇 。
早在 2016 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就对数百万条微博帖子进行了语言分析 。他们发现,愤怒是社交媒体上最容易传播、最有影响力的情绪 。想想每一次公共讨论最后的一地鸡毛,以及任何话题都能引发不同圈层之间对战,你大致也可以评估出日常冲浪的这些人,大多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 。
网络吧 不爽网络语

文章插图

网络吧 不爽网络语

文章插图
12把椅子 The Twelve Chairs (1970)
人类的愤怒是向外的、带有行动力的,它的攻击性催生了大声说话的欲望 。换句话说,如果你觉得“啊怎么所有人的戾气都这么大”,事实或许不止如此 。情绪并不会凭空诞生或消失,那种“上网就是为了抬杠和看人抬杠”的现状,从来就不是单独某一方的原因,而是互联网用户、平台、现实生活和不可抗力一起造成的 。
网络吧 不爽网络语

文章插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