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月二龙抬头吃什么1、吃龙食 。
2、二月二在饮食上也是有一定的讲究的 , 这一天的饮食多以龙为名 。吃春饼名曰“吃龙鳞”,吃面条则是“扶龙须”,吃米饭名曰“吃龙子”,吃馄饨名曰“吃龙眼”,而吃饺子名曰“吃龙耳” 。这一切都是为了唤醒龙王,祈求龙王保佑一年风调雨顺,获得好收成 。
3、当然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吃食,可吃春饼却是普遍习俗,明《酌中志》一书中就有记载:“二月初二日,各家用黍面枣糕,以油煎之,或白面和稀摊为煎饼,名曰‘熏虫’” 。
4、龙抬头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 。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 , 它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人们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保佑丰收 。
5、龙是二月二最受尊崇的神只,二月二肴馔,无不沾有龙气:用面和糖搓成圆丸炒熟 , 谓之龙蛋;饼称龙鳞饼,面条谓之龙须面;米饭为龙眼;饺子为龙牙;馄饨为龙耳;煎饼为龙皮;黏糕为龙腰;食猪头为龙抬头 。日常吃的食物也要叫一个好彩头,比如豆腐叫兜福,芥菜叫借财等等 。
6、二月二的春饼是一种闲暇小吃,北京民间应节食品,还称薄饼,这是一种烙得很薄的饼 。其主要原材料有面粉、瘦肉丝、胡萝卜丝以及木耳等,胡萝卜丝含有维生素A,瘦肉丝富含蛋白质以及铁元素,二月二的春饼里面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其他营养物质,其既酥脆又有营养,让人食欲大增 。
2、二月二南方习俗有哪些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 。
此时,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春耕将始,正是运粪备耕之际 。
对城市文化感兴趣的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南方二月二的时候都有哪些风俗习惯吧!
土地神古称“社”、“社神”,传说是管理一方土地之神 。由于“地载万物”、“聚财于地”,人类产生了对土地的崇拜 。进入农业社会后,又把对土地的信仰与农作物的丰歉联系在一起 。我国南方普遍奉祀土地神,又称“土神”、“福德正神”,客家人称“土地伯公” 。“二月二”社日习俗内容丰富,主要活动是祭祀土地和聚社会饮 , 借敬神、娱神而娱人 。
祭土地神,颂赞神祗,祷祝祈福 。社日的主要活动就是祭土地神,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在很多文献中都有记载 。《周礼大祝》载:“太师,宜于社,造于祖,设军社,类上帝 , 国将有事于四望 , 及军归献于社,则前祝 。”这里的“宜于社”就是指祭祀社神以求福祉 。
浙江畲族地区,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日人们备祭品祭祀土地爷等神,以保佑乡人平安 。故当地有俗语谓:“二月二,杀鸡请土地 。”(乔继堂等:《中国岁时节令辞典》)清道光十年广西《修仁县志》、民国广西《凌云县志》等均有类似记载 。桂东地区客家人称“二月二”为土地节,客家人居住的村边都修建有土地庙 。每年农历二月二这天,他们备下煮熟的三牲祭品,带上香火蜡烛、纸钱等到村边土地庙祭供 , 场面肃穆,以求土地神庇护,得以安居乐业(王建同:《广西客家研究综论》第一辑) 。
分祭肉,聚众宴饮,奏乐欢娱 。社祭作为民众欢聚节日的习俗 , 从春秋时期开始一直相沿,对于这种场景的描绘我们在很多史料及地方志中都可找到 。如西汉刘安《淮南子精神训》载:“今夫穷鄙之社也,叩盆拊瓶,相和而歌,自以为乐也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社日,四邻并结综会社,牲醪 , 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飨其胙 。”清代袁景澜《吴郡岁华纪丽》载:“二月二日为土神诞日,城中庙宇,各有专祠,牲乐以酬 。”《广州府志》引《番禺志》载:“二月二日土地会,大小衙署及街巷无不召梨园奏乐娱神 。”昔日那祭社的盛况及人们聚众宴饮的欢娱场面 , 在这些记载中可见一斑 。
- 龙抬头的节日风俗是什么
- 一九六二年十二月五日农历几号
- 二龙湖爱情故事王春花扮演者是谁
- 适合发朋友圈的二月句子
- 霜叶红于二月花的作者
- 十二月再见一月你好伤感语录
- 阳历二月十七的生日是什么星座 阳历二月十七出生的是什么星座
- 二月为什么叫绀香 绀香是几月
- 二月春风似剪刀的剪出了什么 二月春风似剪刀还能裁出什么
- 草长莺飞二月天的诗意 草长莺飞二月天的诗题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