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我们如何孝顺父母 如何孝顺父母

【孔子教我们如何孝顺父母 如何孝顺父母】
《孝经》 上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孝道是德行的根本,也是一切教化的出发点 。如果一个人连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都不去爱,那就更谈不上爱他人、爱国家、爱社会了 。那怎样做才算孝顺父母呢?大致总结为下面四个标准,看看你做到了几个?
一、养父母之身
现在孝道的标准,是越来越低了,以至于很多人都觉得拿钱给父母,就算是孝子了 。如果自己拿的钱比兄弟姐妹们多,还会很傲慢,觉得自己比较吃亏,甚至因此闹得兄弟不和,产生冲突 。

孔子教我们如何孝顺父母 如何孝顺父母

文章插图
其实,给父母钱,供养父母生活用品,照顾父母的身体,这都是孝道中最最基本的,最低的标准,如果连这些都不做到,那就不配做人了 。古人说得好:“羔羊跪乳尚知孝,乌鸦反哺孝亲颜,为人若是不知孝,不如禽兽实在可怜” 。
二、养父母之心
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对父母始终保持和颜悦色才是最难的,有了事情替父母去做,有了饭菜让父母先吃,难道这就是孝了吗?
所以说,孝顺父母的第二个标准,就是养父母之心 。父母能够吃饱穿暖,吃好喝好,有病能够得到医治,帮父母做一些家务活,这还远远不够,还要处处为父母着想,让父母顺心如意,有一个好的心情 。如果言语粗鲁,兄弟相争,天天惹父母生气,再好吃的东西,她也吃不下去 。
三、养父母之志
除了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第三个标准,就是养父母之志了 。
不管贫富贵贱,父母都有自己远大的志向,都有自己心中的一些愿望,但因为各种原因而没有实现 ,于是就希望孩子帮他完成 。比如,父母是种地的,没有文化,但他也希望能够上学,能够进城,所以就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那么作为子女,我们就要好好学习,争取圆了父母的这个愿望 。
四、养父母之慧
最后一个标准,就是养父母的智慧 。人的这一生,就是来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否则一不小心,就会降级,不进则退 。我们希望自己不断地进步,也希望父母的人生也是不断提升的 。所谓“万般带不走”,人这一生,什么都带不走,但生命有限,慧命无穷,我们能够带走的,就是我们的智慧和心灵的境界 。
所以,能够让父母不断地提高心灵境界和智慧,觉悟人生,这个才是大孝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