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古镇风水


去无锡,不能不看古镇,看古镇绕不开惠山 。惠山古镇,那古村落、古街巷,是一种传承,蕴涵民族文化的底蕴 。遗憾的是,在中华大地上很多的古镇,几乎破坏殆尽 。值得欣慰的是,邂逅惠山古镇,使我们还能看到这样原汁原味的遗存 。

惠山古镇风水

文章插图
惠山古镇,乾隆爷常来常往的地方 洛钊文图
在惠山古镇,最大的看点是祠堂文化 。这里祠堂林立,既有钦定官设的祠堂,也有民间联宗立庙所建之祠堂,神祠、先贤祠、墓祠、寺院祠、贞节祠、宗祠等林林总总十大类共22种祠堂系列,其完整,主祀、配祀人物数量之多、建筑密度之大、祠堂类型之齐全,为国内外所罕见 。很多祠堂几经风雨幸存至今,为我们的寻根之旅增添了生动的注脚 。
惠山古镇风水

文章插图
惠山古镇,乾隆爷常来常往的地方 洛钊文图
来到惠山老街看到了范文正公祠,看到大厅上方的匾额“德行传家,”下面有对联“文章传赤县,忠爱数名流 。”范文正公就是大名鼎鼎的名臣范仲淹,那个《岳阳楼记》作者 。接着又来到了旁边的陆宣公祠,他是唐朝著名的贤相,大厅迎面就见“学为帝师”的一块红匾,是由国民党高级将领汤恩伯题写,可见陆贽的人品和学问是多么的受人尊敬和赞誉 。继续前行就来到了倪云林先生祠,倪瓒号云林,元代无锡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画家 。街两旁还有很多名人祠堂,数不胜数 。
惠山古镇风水

文章插图
惠山古镇,乾隆爷常来常往的地方 洛钊文图
太湖边这惠山古镇,祠堂林立:华孝子祠、至德祠、钱武肃王祠、留耕草堂、顾洞阳祠、杨藕芳祠、尤文简公祠、淮湘昭忠祠、陆宣公祠……汇集了唐代至民国时期约八十个姓氏、近两百个名人及其家族的光荣 。显然,惠山藏风聚水——藏南风,聚湖水,是块风水宝地 。
惠山古镇风水

文章插图
惠山古镇,乾隆爷常来常往的地方 洛钊文图
祠堂为先人敬意和怀想,提供一种形式和承载 。走在古镇上,看部分祠堂风吹花叶深闭门 。大概只在祭日、后人婚庆日、春节、清明节才会接纳家族成员举行纪念仪式,以维系复杂的血脉,传承家族延续 。
惠山古镇风水

文章插图
惠山古镇,乾隆爷常来常往的地方 洛钊文图
有的祠堂或许没有后裔来维持,在商业大潮卷来时转型成为茶室、书店、泥人作坊、陶器店 。部分重要祠堂格局依旧,比如范仲淹祠堂、倪瓒祠堂 。但也失去原有的家祭意义,成为一种类似博物馆、纪念馆性质的公共设施,被“国家历史保护建筑”“江苏省历史保护建筑”“无锡市历史保护建筑”一类铭牌,区分了等级层级——建筑即人 。草庐即草民?也未必 。
惠山古镇风水

文章插图
惠山古镇,乾隆爷常来常往的地方 洛钊文图
一座祠堂与其所祭奠纪念之人,已经没有了关系,乃生者、后人心灵之所需 。如果以惠山西南角那一派怀抱虚舟孤筏的太湖,或者以其画卷中屡屡出现的空亭,作为任何一个名人祠堂,我想都应该是合适的 。
惠山古镇风水

文章插图
惠山古镇,乾隆爷常来常往的地方 洛钊文图
“半城古韵半城水,一川烟波一川帆,纵横街巷喧腾至,逶迤千载存远音”,一座雅韵悠扬的古镇扎在心中,心醉神迷之情竟不能自已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