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客人生结婚 播客人生完整版( 四 )


李峥:从现在看 , 元宇宙是一种潜在的发展趋势 , 是数字生态未来演进的模式之一 , 但并不一定是必然趋势 。元宇宙从概念逐渐演变为现实需要三个基础条件 。第一是拥有更好体验的技术接入设备 , 即更轻薄更好穿戴 , 与人类的生活习惯接近 。第二是更优质、更吸引人的应用产品 , 即远超过如今电影、电视感官刺激的文化产品 。第三是创新生态 , 即有大量技术和艺术创意者为元宇宙不断创新 。
【播客人生结婚 播客人生完整版】虚拟现实是元宇宙的一种接入方式 , 但不会是唯一方式 , 也很可能不是最终方式 。数字生态的最终演进方向基本上都是无缝对接和无感接入 。元宇宙的特点是线上和线下的结合 , 以及增强体验 , 并不是简单的线上游戏 。脑机接口可能成为元宇宙的重要技术突破点 , 解决人机交互的根本性难题 。
嘉宾:肖晓(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博导)
@薄荷蛋壳:目前最前沿的脑机接口研究到什么程度了?
肖晓:脑机接口技术最初是按照临床治疗的需求而研发的 , 后期也用于高级神经机制的研究中 。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被应用于神经功能修复中 , 比如用来恢复听觉的植入设备“人工耳蜗”已发展得比较成熟 , 目前最新型的人工耳蜗已能分析相当复杂的听觉信号 ,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能识别语言 。而“人工视网膜”则可以恢复患者的光感和形状辨别能力 , 在特定的情况下甚至能使患者恢复一定的阅读书籍的能力 。前面一类是使用脑机接口让脑子获得输入信号 。
还有一类是用来恢复输出信号 , 比如把脑机接口应用于神经假肢 , 使四肢受损的患者恢复基本的运动和生活功能 。神经假肢类型的脑机接口又分两个大类:侵入型脑机接口(invasive)和非侵入型脑机接口(non-invasive) , 其中侵入型又能细分成连接外周神经的和连接中枢神经(脊髓和大脑)的 。目前 , 最前沿的神经假肢是把脑机接口埋置在患者大脑的体感运动皮层 , 这种神经假肢通过结合机器学习的算法 , 可以把大脑中的运动和触觉信号精确分离出来 , 让患者可以同时实现触觉的神经反馈和神经假肢的运动操控 。
目前最有名的脑机接口来自于著名企业家埃隆·马斯克(Elon Musk) 。对 , 你没看错 , 就是出自生产特斯拉 , 以及回收火箭并要送人上火星的那位人士的Neuralink公司 。他们的现有成果是使用一种柔性导线作为电极 , 并利用一个被称为“缝纫机”的神经外科机器人 , 以很快的速度(每分钟6根线)把40根电极线以微米级的精度植入到实验鼠的皮层表面 , 成功实现在实验鼠脑中埋置1280个电极 , 并让这些电极用USB接口导出 , 能够把实验鼠脑中产生的神经信号实时地传导出来 , 然后用计算机进行解码 。他最新发布的成果是使用无线导联的脑机接口 , 这个设备只有硬币那么大(23mm x 8mm) , 有1024个通道 , 能够感应温度和脉搏 , 实时读取脑电波 , 并支持远程无线传输脑电数据 。
嘉宾:徐英瑾(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澎湃网友niIrqe:机器人会有感情吗?如果长期和人相处 , 又有很强的学习能力 , 是否也可能变成有感情的机器?
徐英瑾:人工智能如果获得感情 , 它和人类所具有的感情既有相似点 , 又有不同点 。相似之处是指人工智能和人类一样都会对外界的挑战做出回应 。情绪本身就是认知主体在遭遇外界挑战时 , 为了更有效地应对这种挑战而做出的认知资源重新部署和调整 。就这点而言 , 人工智能和人类的情绪有相似之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