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英语上册翻译书 八年级上册英语翻译全书( 五 )


梁志学基于深厚的学养,将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与马克思的思想贯通起来,对马克思批判继承费希特思想的痕迹进行了具体细致的剖析,并将费希特到马克思之间的思想视为通向后者的“中介” 。他为学界展开了一幅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壮丽图景,特别是他勾画的费希特与马克思哲学思想之间批判继承关系的诸多线索,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论域 。
4.论述学者的使命
1980年,梁志学与夫人沈真合作翻译了费希特的《论学者的使命》,两年后又翻译出版了《人的使命》 。1984年,商务印书馆将这两本译著结集作为“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之一出版,现已重印8次,而且还有珍藏本(2009)、分科本(2011)和120年纪念版·分科本(2017)等多种版本 。此书不断被重印,可见对中国学术界影响之深远 。
费希特不仅教育民众,而且也教育学者这个肩负特殊使命的阶层 。费希特把知识分为三种:第一种知识是根据纯粹理性原则提出的,因而是哲学的;第二种知识部分地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因而是历史哲学的;第三种知识是纯粹历史的 。这三种知识的结合构成了所谓的学问 。谁献身于获得这些知识,谁就叫作学者 。获得所有这些知识的目的是借助这些知识,保障人类的全部天资得到同等而持续的发展 。由此,就产生了学者阶层的真正使命:“高度注视人类的一般实际发展进程,并经常促进这种发展进程 。”
所有的人都应有真理感,但仅仅有真理感还不够,还必须予以阐明、检验和澄清,而这正是学者的任务 。学者不仅看到眼前,同时也看到将来;他不仅立足当下,也思考人类应该去往哪里 。学者的使命是为社会服务,因为他是学者,所以他比任何一个阶层都更能真正通过社会而存在,并为社会而存在 。因此,学者特别担负着这样一个职责:优先地、充分地发展他本身的社会才能、敏感性和传授技能 。学者在一切文化方面都应当比其他阶层走在前面 。由于摆在学者面前的目标往往是遥远的,他应该达到的那个崇高境界通常仅仅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所以“学者有理由成为最谦虚的人” 。学者影响着社会,而社会的每个成员都是自由的,所以学者只能用知识和道德影响社会 。学者应当成为他那个时代最有道德的人,他应当代表他的时代可能达到的道德发展的最高水平 。
关于人的使命,费希特说:“人的最终和最高目标是人的完全自相一致 。……人的使命并不是要达到这个目标 。但是,人能够而且应该日益接近这个目标;因此,无限地接近这个目标,就是他作为人的真正使命 。……完善就是人不能达到的最高目标;但无限完善是人的使命 。”
费希特有关学者的使命和人的使命的这些精辟论述,切中要害,发人深省 。
费希特不仅是一位擅长理论思辨的哲学家,而且是知行合一、身体力行的行动哲学家 。他在德意志民族处于外敌入侵、国家四分五裂的时刻,勇敢地站出来捍卫民族的自由和独立,号召民众起来反抗拿破仑的入侵,实践了自己的行动哲学 。易言之,费希特不仅用“言教”,而且用他的生命实践着“身教”,作出提高人类道德风尚的引导和示范 。他多次发表公开演讲,最著名的就是十四场《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 。他身处其中的柏林,由于普鲁士政府尚未付清战争赔款,还驻扎着法国军队 。他反对拿破仑、唤醒德意志民族的演讲是冒着生命危险,在法国军队眼皮底下进行的 。梁志学对此评论道:“这种在民族存亡之际敢于挺身而出、大声疾呼的行动,真正表现了一位为真理而奋斗不息的德国古典哲学家的社会责任感 。”费希特的系列演讲以走世界文明大道的普遍性与热爱祖国的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为前提,主张民族的复兴当以改革教育入手,提倡教育兴国,启发民众,培养新人 。他说:“合乎理性的国家不能靠弄虚作假的做法,用手头现有的材料建立起来,相反地,要建立起这样的国家,一个民族首先必须获得文化素养,教育水准必须得到提高 。一个民族只有依靠脚踏实地的工作,首先解决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课题,然后才能解决建立完善的国家的课题 。”梁志学概括说,费希特希望德意志民族复兴的根本就在于要建立起一种本身纯粹、高尚和伟大的精神 。正是在德意志民族率先建立起一个按照理性,自由地安排自己的社会关系的新世界的意义上,这个民族才能够成为世界的再生者和重建者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