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的由来及习俗有哪些

【寒衣节的由来及习俗有哪些】
寒衣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 , 因为寒衣节在每年的农历的十月初一 , 因此又被叫做“十月朝” , 寒衣节又有祭奠先人 , 把冥衣烧给先人的习俗 , 也被称为“授衣节”、“祭祖节”等等 。寒衣节与每年春季的清明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合称为中国的“三大鬼节” , 那么寒衣节的来历是怎样的 , 寒衣节又有怎样的习俗呢?
一、寒衣节的来历
有关寒衣节的来历 , 版本有多种 , 最早的是来源于周朝的腊祭日 , 这天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 , 而时间恰好在农历十月一日 , 而在之后的《诗经》、《唐大诏令集》、宋代的《岁时杂记》、明代的《帝京景物略·春场》中都有记载十月一日祭祀祖先的内容 , 清朝的《帝京岁时纪胜》有具体提到“寒衣节”时的情形:“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扫墓 , 如中元仪 。晚夕缄书冥楮 , 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带衣履 , 于门外奠而焚之 , 曰送寒衣 。”

寒衣节的由来及习俗有哪些

文章插图
以上是历史文献中有关寒衣节所记载的相关内容 , 民间也有关于寒衣节的来历的传说 , 下面亲农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一些民间有关寒衣节的故事 。
1.孟姜女千里送寒衣
相传 , 秦时江南松江府孟、姜两家 , 种葫芦而得女 , 取名孟姜女 , 配夫范杞良 。后来 , 杞良被抓去修筑北疆长城 , 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 , 寻到长城脚下 , 不想丈夫已死 , 被埋筑城墙里 。孟姜女悲愤交加 , 向长城昼夜痛哭 , 终于感天动地 , 哭倒长城 , 露出丈夫尸骨 。千百年来 , 这段忠贞爱情故事广为流传 。
孟姜女哭倒长城八百里后 , 与秦始皇面对面地抗争 , 为夫报仇、替己出气 , 最后怀抱丈夫遗骨 , 纵身跳海殉夫 。就在跳海的刹那 , 海上波涛澎湃 , 缓缓拱起两方礁石 。据说海上姜女坟 , 海潮再大也不曾没顶 。
由于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的故事 , 长城内外便将农历十月初一这天 , 称作“寒衣节” 。“十月初一烧寒衣” , 早已成为北方凭吊已故亲人的风俗 。
2.商人促销伎俩
还有说法 , 认为“十月一烧寒衣”起源于商人的促销伎俩 。
据不完全可靠消息 , 这个精明的商人生逢东汉 , 乃是造纸术的发明人——蔡伦的大嫂 。这位大嫂芳名慧娘 , 她见蔡伦造纸有利可图 , 就鼓动丈夫蔡莫去向弟弟学造纸 。蔡莫是个急性子 , 工夫还没学到家 , 就张罗着开了家造纸店 , 结果造出来的纸质量低劣 , 乏人问津 , 夫妻俩只好对着一屋子的废纸发愁 。
眼见就得关门大吉了 , 慧娘灵机一动 , 想出了个鬼主意 。一天深夜 , 惊天动地的鬼哭声冲出了蔡家大院 。邻居们吓得不轻 , 次日一早 , 赶紧跑过来探问究竟 , 这才知道慧娘昨晚暴病身亡 。只见当屋一口棺材 , 蔡莫一边哭诉 , 一边烧纸 。烧着烧着 , 棺材里忽然传出了响声 , 慧娘的声音在里面叫道:“开门!快开门!我回来了!”众人呆若木鸡 , 好半天才回过神儿来 , 上前打开了棺盖 。只见一个女人跳出棺来 , 可不是慧娘是谁?那慧娘摇头晃脑 , 高声唱道:“阳间钱路通四海 , 纸在阴间是钱财 , 不是丈夫把钱烧 , 谁肯放我回家来!”她告诉众人 , 她死后到了阴间 , 阎王发配她推磨 。她拿丈夫送的纸钱买通了众小鬼 , 小鬼们都争着替她推磨——有钱能使鬼推磨啊!她又拿钱贿赂阎王 , 阎王就放她回来了 。蔡莫装出一副莫名其妙的样子 , 说:“我没给你送钱啊!”慧娘指着燃烧的纸堆说:“那就是钱!在阴间 , 全靠这玩意儿换吃换喝 。”蔡莫一听 , 马上又抱了两捆纸来烧 , 说是让阴间的爹娘少受点苦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