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开学上多少天学 9月份开学( 二 )


拼音教学的要求如下: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 的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认识大写字母 。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达到这样的要求就是过关了 。不一定要求直呼音节,能够准确拼读出来就可以了 。请老师们不要拔高要求学生 。
在小学阶段分为三个学段:一二年级是第一学段,三四年级是第二学段,五六年级是第三学段 。在第一学段,就是让孩子喜欢上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和写字的愿望 。努力培养孩子良好的写字的习惯,姿势正确,书写规范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 。每篇课文会写的字大约是8个,会认的字大致是13个左右 。会写的字达到会写、会读、会应用,应用能力就是指组个词呀,说句话呀,把这个字正确的用进去即可 。会认的字的要求就是会读就可以,看到这个字能够读出来,可以给它正确注音即可 。
低段的识字量对于孩子们来说还是个严峻的考验,因为每天都会学到很多的新字新词,有部分孩子就会感到很困难 。加大识字量,是为了以后的阅读打基础 。因为孩子阅读的黄金期是在8—14岁,只有识字达到一定数量,才可以更好的去阅读 。当然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会同时加大孩子的识字量,这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割裂开来 。
教材强化阅读,提供了丰富多彩、功能各异的阅读材料 。《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等栏目,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教材特别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
对于阅读的总目标,九年的课外的阅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 。在小学低段的阅读量达到5万字 。这都是艰巨的任务,很多小孩子目前的通病就是课外阅读量很少 。根本达不到如此高的阅读量 。
课文的数量少了,但是课文的类型多了,教材里添加很多传统的东西在里面,比如朗朗上口的童谣和儿歌、童话故事,神话传说等等,旨在吸引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
部编教材在阅读方面提出一个新观点,就是1+X,就是一篇精读课文,然后附加若干篇和这个相关的文章,学生可以进行阅读,读不懂也没有关系,慢慢就读懂了 。这些课外的阅读的课文哪里去找,人教出版社出版了一本《语文素养读本》,里面的课文可读性、经典性都不错,可以推荐学生们 。
孩子学语文其实最发愁的就是写作问题 。小孩子们写作文有两大弊端,一是没有素材,看到作文题目,可是学生根本就没有这样的生活体验,自然也就写不出生动的作文 。即使有生活体验,可是写出来的也像流水账一样,没有主次,在那里胡写一气,没有多少可读性,更没有多少情感在其中 。文章想叫别人读下去,自己就要倾注情感在里面,自己写的都不走心,那么怎么会叫读者动心呢 。
低学段孩子可以从写话开始训练,鼓励孩子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即可,充分调动孩子的兴趣,对于孩子的写作不要给予太多的束缚,但是也不能没有一点套路,随心所欲,不着边际 。教材里有仿写的环节,教师可抓住这样的练习,跟孩子渗透简单的写作常识,但是千万不要束缚孩子在写作上的想象力,也许你束缚的就是一个很伟大的作家也说不定 。
部编教材核心理念是立德树人,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的革命教育相结合,努力培养热爱祖国,以建设国家为己任的新时代的人才 。
教材首次提出了语文素养一词,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老师的职责和任务 。
部编教材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强调了学生的阅读,想要孩子学好语文,就从阅读开始吧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