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竹栽培技术与管理 玉竹栽培技术( 二 )


病虫害防治
1、病害
①叶斑病
叶面上长出褐色圆形病斑,边缘呈紫红色,常于夏、秋两季发生 。
【防治方法】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1:1:120波尔多液或50%代森铵800倍液,每10天喷1次,连续2次--3次 。
②锈病
叶面上长有黄色圆形病斑,背面生有黄色的环状小粒 。
【防治方法】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穴内撒生石灰消毒 。
③烂根病
发病时根状茎腐烂,最终导致植株死亡 。
【玉竹栽培技术与管理 玉竹栽培技术】【防治方法】做好排水工作,降低土壤湿度,控制病害蔓延 。
2、虫害
主要是棕色金龟子、黑色金龟子、红脚绿金龟子等,主要为害根部 。防治方法: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或追肥;用米或麦麸制成毒饵,于傍晚时撒在畦面上诱杀;虫害发生严重时,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浇注根部 。
采收及加工
1、采收
一般于栽种后的第3年收获 。南方于秋季采收,北方于春季采收,以便与栽种时间衔接 。地上部分枯萎后,在春季植株萌芽前,选晴天及土壤比较干燥时收获 。采挖时,先割去地上茎杆,挖起根状茎,抖去泥土,防止折断 。留作种的根状茎另行堆放 。
2、加工
将挖出的根状茎,按长、短、粗、细划分等级,分别晾晒 。夜晚,待玉竹凉透后加覆盖物 。切勿把未凉透的玉竹装袋,以免发热变质 。一般晒2天--3天后,玉竹的根状茎就会很柔软而不易折断 。然后除去须根和泥沙,再将根状茎放在石板或木板上搓揉 。搓揉时要先慢后快,由轻到重,直到将粗皮去净,玉竹根状茎无硬心,呈金黄色半透明状,用手按有糖汁渗出时为止,再晒干即可 。在东北地区,对野生玉竹采用先揉后晒的加工方法,重复3次--4次,直至干燥为止 。也有人采用蒸揉结合的加工方法,即先将鲜玉竹晒软后蒸10分钟,用高温促其发汗,使糖汁渗出,再用不透气的塑料袋装好,约30分钟以后,用手揉或整包用脚踩踏,直到玉竹呈黄色半透明为止,然后取出摊晒 。加工时要防止搓揉过度,否则色泽会变深,甚至变黑,影响商品质量 。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