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笨的方法炒:就买银行股


这是防止亏损、确保盈利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措施
现在中国银行股每股净资产是5.14元,现在的股价3.86元 。我的成本价4.09元,但总盈亏还是正的一万多,总市值不多就十几万 。最初只有几万,几年中的分红,打新的收入全部又买成了中国银行股票,现在才有十几万的市值 。
首先,银行股每年差不多股息率在4%左右,这跟理财收益差不多 。其次,买银行股还能享受银行规模的增长红利 。虽然现在银行增长已经很缓慢了,但是,银行是可以同步GDP增速的 。我们看建行净资产增速,2015年是5.78元,如今是7.65元,4年时间增长了32.3% 。2015年中国GDP总量是68.9万亿元,2018年为90万亿,4年时间增长了30.6% 。看见了吗?建行净资产增速跑赢了GDP增速 。2015年底,建行股价为5.78元,和净资产一模一样!是不是很巧?2018年底,建行股价为6.37元,低于7.65元,不过今年涨起来了,今年最高7.85元,今天收在7.41元,略低于净资产 。

用最笨的方法炒:就买银行股

文章插图
对于机构投资者,由于资金比较雄厚,在股市较低的位置买入银行股,并且还可以打新,一年下来的收益率还是不错的 。但对于50万资金以下的中小散户来说,这个最笨方法炒股不仅是没几个人能做得到,而且恐怕收益还不如预期好 。这种笨办法对于资金量大的人是有一定借鉴意义,对于资金量少的人就没必要尝试了 。
媲美巴菲特的银行股投资法
这种最笨的投资银行股的方法,收入将媲美巴菲特的年收入 。从以下几点展开研讨:
一、年分红得利5% 。
二、打新 。投资银行股最好超50万,并开通科创板 。以老狼印象中来判断,20万市值的银行股,每年至少中签一次,一次获利一般为一万,即20万打新获利5%,低于20万市值靠运气,运气不好的一年无一签 。而今科创板开盘,预计将是大批量的公司上市,加上有50万门槛限制,中签率应该大幅提升,暂且估计中签率为A股IPO的3倍,那么50万一年中签7.5次,算获利7.5万,15%的收益 。
三、绝不亏损割肉,如果遇到被套,则死守 。以这些年来看,银行股越来越稳定,2018年尤其明显,多年验证,银行股必解套 。
四、因无需费神费时间盯盘,可以有足够时间学习股市知识,为判断牛市高点转折做准备,一旦辨别牛市高点,可卖出获利一倍;一旦辨别熊市低点,可以满仓等待坐轿 。
总结:从以上几点合计,投资银行股至少每年获利20%,只要被套就不卖,不存在退市风险,获利则可计算为额外收益,往往一两年有次50%甚至翻倍机会 。因此长期持有银行股的获利可媲美巴菲特 。
先知先觉实力派,阴阳易变掌乾坤 。欢迎点赞、关注@股市财狼 头条号,查看更多股市实操心得!
买银行股打新拿分红,不见得是笨方法,完全可行!只不过,对于多数人来说,配置打新的盈利完全抵不上其他频繁操作和市场波动造成的亏损 。
作为四大国有银行来说,基本的净资产收益率在10-15%年,那么,这个意味着,银行每年最少带来10-15%的收益增长(剔除股价波动因素),如果,算上四大国有银行的每年分红派现在3-4%的水平(依旧剔除股价波动因素),那么,持股不动,一年的被动收入就是15%以上 。这是完全理论和历史数据的结论 。
而事实上,银行股每年,必然有一次结构性的系统机会,整体银行涨幅不会低于20%,而绝大多数的人做倒了,在每年的银行结构性上涨中买入,那么,20%就等于要损失掉一年到两年的“时间成本”——或者以短线交易而损失当时的亏损 。
这是以长期持股不动的人角度来看,和以基金和超大型机构投资者的被动配置角度来看,完全正确,没有毛病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