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丹书帛曰原文翻译( 二 )


3、竹枝词原文翻译赏析1、竹枝词
作者: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 。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
2、注释
晴:与情字谐音,双关妙用 。
3、译文
江边杨柳,树叶青青 , 江水平缓地流动,一叶轻舟在江上行驶 。岸上少女忽然听到舟中青年男子在对她唱歌 。她从歌声获得的印象是,对方虽没有更明确的表示,却似乎有些情意 。这真好象黄梅季节晴雨不定的天气,说是晴天吧,西边还下着雨;说是雨天吧,东边还出着太阳,令人捉摸不定 , 是无“情”(晴)还是有“情”(晴)呢?
4、《竹枝词》赏析:
《竹枝词》是巴渝一带的民间歌谣 , 刘禹锡在任夔州刺史时,依照这种歌谣的曲调写了十来首歌词,以本篇最为著名 。
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用歌声来传情,这或者是单方面的,或者是双方之间的 。细想起来,这一种歌声真是很微妙的 。它不像普通的语言表述,需要合适的气氛,恰当的处理,并且要考虑一定的后果;它可以凭空而来,轻妙地游动着,闪烁着 , 忽远忽近,似是而非;它犹如心情的触须,彼此试探,相互打量,或一触而退,或纠缠不休 。你不能够简单的把歌词视为明确的约定,却也不能说它只是虚情假意的游戏——歌不过是一个开头,后面的故事还有待双方来编写 。
这是一首用民歌体写的恋歌 。
爱情是难以言说也难以持久的东西,当它正处在朦胧状态,正处在有情无情之间时 , 也许是最令人心动的吧?曾经相恋的人 , 最终反目成仇的自不必说 , 就是结成了夫妻的,日子亦大抵是趋向了平淡;“东边日出西边雨 , 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回想起来,真是缥缈如梦 。
4、长相思李白原文翻译及赏析1、《长相思》
作者:李白 朝代:唐朝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 。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玄 。
此曲故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 。
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
2、译文
太阳就要落山了,花儿好像含着烟雾 , 一片朦胧,月光明净就似洁白的绢,忧愁得无法入眠 。刚刚停止弹赵瑟,手放在凤凰柱上,又拿起蜀琴想要弹奏鸳鸯弦 。这首曲子满含情意,却无人能传达过去,愿它能随着春风寄到燕然山 。思念你却那么遥远隔着青天 。过去顾盼含情的眼睛,今天成了泪水的清泉 。你要是不相信我相思肝肠寸断,回来时到明镜前看看 。&&夕阳西下暮色朦胧 , 花蕊笼罩轻烟,月华如练,我思念着情郎终夜不眠 。柱上雕饰凤凰的赵瑟,我刚刚停奏,心想再弹奏蜀琴,又怕触动鸳鸯弦 。这饱含情意的曲调,可惜无人传递,但愿它随着春风,送到遥远的燕然 。忆情郎呵、情郎他迢迢隔在天那边,当年递送秋波的双眼,而今成了流泪的源泉 。您若不信贱妾怀思肝肠欲断,请归来看看明镜前我的容颜!…展开
3、赏析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一句,季节、时间、环境、情绪全出来了 。春日的一个黄昏 , 日色将尽 , 夜幕降临 , 花辨上也似乎含着缕缕烟雾 , 女主人在干什么呢?月亮已经升起来了,明如镜、皎如绢,一种淡淡的愁绪让她开始感到闷倦 , 难以安眠 。这样一烘托 , 一幅温婉细腻的场景率先浮现在了读者面前 。
紧接着一副工整的对仗“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古代赵国的妇女善鼓瑟,故称赵瑟,蜀中有桐木宜作琴,相传司马相如曾奏蜀琴来挑逗卓文君 。诗人用这两句排比在暗喻什么呢 。从字面上来看,赵瑟刚弹过,凤凰状的瑟柱停下来了,又不知不觉的拿起蜀琴,准备开始奏起鸳鸯弦 。而凤凰、鸳鸯都是成双成对生活,正是男女之情的一种见证!哦,原来女主人是在思念她的爱人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