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房地产泡沫事件房价 日本房地产泡沫事件( 二 )


? 人口红利形成了比较优势;
? 吃苦耐劳的国民精神 。
看着是不是特眼熟?要不怎么说东亚儒家文化圈的崛起之路,都是一个模子刻的呢 。
工业化末期,产能过剩导致资本过剩,过剩的产业资本转化为金融资本,追逐资产,制造泡沫,抢夺存量财富 。
1985年之后,日本经济逐渐走向泡沫化:
? 日元升值,出口受阻,实体经济遭受打击;
? 石油危机结束之后的低通胀环境;
? 利率下调,货币泛滥,金融资产价格疯涨;
? 人类愚蠢的从众心理,越涨越买 。
大量资金进入房地产和股市,数以千万记的日本人一夜暴富 。
钱来得太容易,生活就变得奢靡 。
日本到处是歌舞升平,灯红酒绿的景象,高尔夫迅速平民化,布加迪威龙在街上成群结队 。
当时的日本还流行吃金,什么金箔乌冬面,金箔寿司卷充斥着各种高档餐厅,那玩意儿又没味道,吃多了对身体还不好,瞎吃纯粹就是为了装x 。
他们装x还装到了国外——全世界到处是买买买的日本人 。
开公司的也很豪横,还没毕业的大学生,就敢开出预付半年工资的条件……
既然泡沫时期那么好,为什么要刺破?
02
首先,泡沫时代是不是真的好?
有人说,那当然是真的好了,简直富到流油 。我们现在讲信息茧房,就是说,一个事儿你经常听到的是单一方面的描述,时间长了,你会认为那就是事情的全貌 。泡沫经济的一面是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和“轻轻松松一天赚一亿”,而另一面则是脱实向虚、制造业萧条,以及产业工人收入下降,生活成本上升 。
1987年的劳动节,日本共有390万人走上街头,举行“反解雇,反减薪”大游行
当时,日本打工人的工作时间是全世界最长的,连欧美的竞争对手都看不下去,说:“他们日本人太勤劳了,这对我们的企业是不公平的 。”
但泡沫时期的打工人,虽吃苦耐劳却赚不到钱 。
先富们通过炒房,不光大发横财,还推高了年轻人的生活成本 。
有个叫渡边的男人,通过贷款买房 ? 抵押贷款 ? 再买房 ? 再抵押再买房的循环模式,空手套白狼般地积累起天量的财富 。
而在此之前,他只不过是停车场的包租公而已 。在纪录片中,他意味深长地说:“那真是个好时代啊,好时代 。”
废话,让他躺赢的时代,他会说不好么?
但当时的日本人全都能参与到炒房这个大富翁的游戏吗?
肯定不可能嘛,都去炒房,没人搞生产,他吃啥?
炒房的游戏规则就是“先富压榨后富”——接盘者不仅面临极高的成本,还将扛下巨大的风险 。
先富们炒房赚钱,后生仔注定望房兴叹 。
那个时代互联网还没有普及,能在媒体上抛头露面被人们看到的,无疑是“既得利益者”,但并不表示不存在“沉默的大多数” 。
这种现象其实很常见,2020年伊朗爆了个大新闻,很多自媒体大号研究起伊朗的历史,翻出巴列维王朝时期青年们读书聚会的照片,就说革命之前的伊朗更好 。
然而,聚会趴体买奢侈品这样的照片根本描绘不了普通群众的生存状态,那不过是资产阶级的日常而已,就像一提到民国,有些人首先想到的总是才子佳人,完全忽略掉孔乙己、祥林嫂、闰土才是民国的代表 。
民国是大资本、大买办、大官僚、大地主的好时代,却是无数个闰土的坏时代 。
所以泡沫时代到底是不是好时代?
要回答这个问题,恐怕得看话筒在谁手里 。
时代把红利发给一些人,注定要以另一些人的牺牲为代价 。
野口悠纪雄在书中写道: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