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央行和政府的矛盾始终是千篇一律的,政府关注眼前,希望央行维持宽松,好刺激就业争取民众支持 。比如特朗普在任的时候,天天对美联储骂骂咧咧,认为松得还不够 。
但央行则考虑得更长远,希望能独立决策、维护币值 。
也就是说,日本央行希望脱离大藏省的控制 。
这个大藏省,是战后日本经济部门最牛逼的机构,没有之一 。它不光统管了日本的财政和税收,还把持了金融和监管,相当于财政部+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一系列和国家印钱、花钱、收钱、监管相关的部门的集合体,它还通过分配经费、审批各省的年度预算方案等途径,牵制和影响其他部门的决策 。
这样的大藏省,肯拱手交出“货币供给与定息权”?
日本央行所追求的改革,与其说是经济结构改革,不如说是权力结构改革,那阻力不是一般大 。
日本央行对这些道道,门儿清,于是觉得有必要发动一场危机,让愤怒的国民推动改革 。
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哪一场变革,不是在危机中发生的 。
——《日元王子》
流动性泛滥,就可以制造泡沫,而流动性收缩,就能刺破泡沫,这一放一收,就是一场巨大的金融危机 。
央行控制流动性的方式通常有两个,一个是控制用钱的成本,即利率,另一个是控制货币量,比如我们常常参考的M2 。
前面说日本央行受到大藏省的控制,定息和国债购买都由大藏省说了算,但日本央行可以利用“窗口指导”,来控制货币供应量 。
简单说就是央行能够决定各商业银行的贷款额度,以及贷给谁 。
Richard认为日本央行利用窗口指导,释放了大量货币,造成了泡沫 。
但为什么说这是日本央行的阴谋呢?
终于轮到“那个戳破泡沫的男人”出场了,他就是三重野康,于1989年末上任日银总裁,在短短8个月内,就加了3次息,直接导致了泡沫的破裂 。
三重野康自诩为“通货的看门人”,脾气刚,敢于直接批评大藏省的宽松政策,时常发表鹰派言论,对过热的地价与股市进行过严厉的批判:
工薪族努力工作一辈子也买不起房的社会是不正常的,必须紧缩金融,抑制地价上涨 。
日本银行协会会长、住友银行行长森川敏雄回忆道:“在当时,抑制房价是无懈可击的大义名份 。”
所以大到主流媒体,小到街头巷议,民间舆论都对三重野康的“果断措施”大加赞赏 。
表面上,三重野康是不畏强权,勇戳泡沫的“民意代表” 。
然而实际上,泡沫兴起的那段时间,他是央行副总裁,并且架空了当时的总裁澄田智 。所以正是三重野康本人通过窗口指导这一工具,释放了大量货币,推高了泡沫 。(这段描述写在了澄田智的维基百科主页上) 。
后来大藏省的官员腐败案频发,威信一落千丈,“日元王子”们开始摆脱大藏省的控制,最终于1997年通过了新的央行法案,大藏省也于2001年被拆分 。
这里面更复杂的细节就不展开了,也没啥参考价值,日银和大藏省的权力斗争肯定有,因为同样的故事各国都发生过,比如80年代的美国,保罗沃尔克为了应对滞胀危机,力排众议开启加息,不光为美国赢得了一段长达20年的增长期,还争取了美联储的独立,至今都被奉为史上最伟大的美联储主席 。
我们的央行前些年还和财政部发文互呛,央行直属的西南财经,也经常搞出一些打脸统计局的数据,核心问题都差不多,就是央行在追求决策的独立性 。
但硬要说是日银一手策划了这个局,我觉得就有点拿《三国演义》当正史看的嫌疑了 。
上图中,日本央行在75年代、80年代为应对石油危机造成的通胀,都加过息,对比着看,会发现90年代的加息显然是常规操作,而且从幅度和频率看,反倒显得有些小心翼翼,“用药过猛”的说法,显然是事后诸葛 。
- 日本锦鲤和国产锦鲤的区别
- 日本哆啦A梦官方商店在哪个城市
- 泡沫鞋底发黄怎么快速变白 鞋底发黄怎么快速变白
- 日本护眼丸怎么样 VIMI护眼丸好用吗
- 日本明治奶粉本土价格 明治奶粉在日本价格
- 保温板鸡舍 保温鸡舍的造价
- 经典房地产宣传语 经典房地产广告语总汇
- 日本锦鲤图片壁纸 日本锦鲤图片
- 日本有没有姓我孙子的人
- 啤酒没有泡沫是什么原因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