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中何为用神 风水小神中神大神怎么分类( 二 )


文章插图



宗祠祭祖
因为明中叶以后,嘉靖“诏天下臣民祀始祖”,取消了庶民百姓祭祖不得超过三代的限制,宗族组织得到发展契机,大建宗祠祭祀祖先,原有的活动变得更加日常化,仪式更为丰富多彩,同时新的神灵偶像和新的民间信仰活动不断被创造出来 。
同时,徽州不同群体也有相同与不同的信仰 。如对徽商而言,共同信奉关帝以及汪华神,以此作为他们的保护神 。不同的是,婺源木材商则主要视五猖神为行业神,粮商则祭祀仓神,不一而足 。长久以往,随着徽商们的生意规模越来越庞大,民间信仰也被纳入商人们的经商经验之中,为保众人合伙经营时齐心一致,他们外出行商时,会立下誓言,在神前宣读,作为一种信誉约束 。
虽然宗教一度被视为精神鸦片加以申伐,但罗永浩老师也曾诉诸衷肠:“人偶尔还是需要点精神鸦片的 。”这些人物神灵的信仰,消解着徽州民众由于社会压力引起的心灵焦灼 。而他们更希望“这种精神慰藉能够落实到社会行为领域,以解决人生的实际需要为归宿” 。其中,演戏酬神与建筑营造,在明清至民国的悠远历史中,两者的更替演进便直观地反映着民众的这种实践 。

风水中何为用神 风水小神中神大神怎么分类

文章插图



傩舞祭神


先说演戏酬神 。徽州戏曲活动非常活跃,“诸祷胜求医,酬神须事戏” 。最值得称道的莫属目连戏,其内容常源自佛教典故,富有宗教色彩 。由于徽州地处万山之中,交通闭塞,普通民众对鬼神怀有敬畏心态,以娱神为目的的目连戏演出格外隆重,既娱了神,也娱了己 。
而说到建筑,理学大师朱熹是绕不开的 。他在朝供职的第一件事,便是呈上《孝宗山陵议状》,力主广求术士,博访名山,为过世的宋孝宗另择“最吉之处”,以免使其尸骸长久地浸泡黄泉浊水之中 。他认为孝宗山陵是关乎“垂裕后昆,永永无极”的国家大计 。一代大师对风水之说深信不疑,并提出具体的风水主张,徽州后人在营造上对风水的重视更是趋之若骛 。
受风水观念的影响,徽州对于兴造、动土等行为极为谨慎,兴工之前,要请神、告神,完工之后要祭神,以免触怒神灵 。房子还要有镇宅功能加持,如多被镶嵌在民宅大门顶端的正中部位的镜子,徽州人相信它能照邪驱邪 。徽州众古村落的选址于布局,也都是在风水师的指点之下进行的,徽州地区普遍重视的“水口”以及“水口林”,就是深受风水理论影响的历史遗存 。
随手翻开徽州旧地志,从祠堂到城隍庙、先农坛、汪公庙等坛庙寺观,更是遍及徽州各府县、村落和名山大川 。祠堂是各宗族祭祀祖先的场所,所谓“伦莫大于一体,义莫亲于九族”,建祠为宗族大事,无祠则无宗,无宗则无祖 。寺观可点缀山川名胜,更可使一般民众“或过之而思敬,或入之而思畏”,符合宗族的礼法规范,也多被明清政府所鼓励 。
风水中何为用神 风水小神中神大神怎么分类

文章插图



汪公抬巡
如此种种,在徽州民间信仰的体系中,神灵众多,令人眼花缭乱,宛如一间民俗杂货店 。让人感受到一方面是无神不信的多神信仰,一方面是神为我用的非神信仰 。基于安全和归属感的需求,人们频繁举行各种祭祀仪式,祈求各路神灵保佑全家安康、生意兴隆、六畜兴旺等,他们或许相信神灵可以为仪式所操纵,人们可以通过做出某种许诺,让神灵屈从于自己的使役 。
从中可以窥见徽州民间信仰的功利色彩,曾有一则目连戏楹联写道::堕地狱只为欺心,至于打狗开荤无关紧要;升天堂总由善念,论看经念况不算修行 。此则楹联的境界诚不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但人心最不可窥测,我们该是折服于古徽州百姓的豁达觉悟,还是倾心于他们的狡黠智慧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