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曹知白的《群峰雪霁图》,方闻在《王翚·画之双翼》中作了如下比较:“台北故宫所藏的曹知白《群山雪霁图》上,有黄公望1350年题的跋,该图中景拓宽的山峦沿着一个连续退缩的地面斜向后方伸入空间;曹的空间处理确实很接近黄公望在《富春山居图》上的做法 。”而陆心源在《穰梨馆过眼续录》卷四著录了“曹云西山水轴”画家的自题:“余既爱其画,兼爱其诗,归而摹之 。”曹知白明确地说,他喜爱黄公望的画与诗,故极力追摹之 。此画著录于张葱玉《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
纸本 。高一二九.七公分,宽五六.四公分 。水墨 。画崇楼水阁,下抚寒溪,屋后坡上小亭翼然,枯林松树点缀于山冈之间,其冈愈上愈高大,层次井然,最后则远峰巍然,积雪皑皑,流泉屋宇点缀得宜,左下一坡上有乔松两三株,蟹爪树两株 。其款小行楷书二行,即书于坡上,图名四字,则书于右上角 。按此图大痴题,知为云西晚年之笔 。今世所传云西之画,笔墨构图皆无出此上者,宜命为第一 。

文章插图
芦荟庵外观
张葱玉描绘了该画的构图,认为这幅画作乃是曹知白晚年手笔,并且是流传后世的曹知白画作中最高水准者 。而高居翰在《隔江山色》中则重点讲述了曹知白所绘《双松图》,文中首先描绘了此幅画作的构图及寓意:“在曹知白的画中,在长松的上方与下方有些疏枝枯木,枝干错综交缠,墨色与前排长松轻重有别,清清楚楚地安排在后方浅浅的空间中,好像一张网,前方笔墨浓重的松木在这种背景映衬之下,笔直的树干益发鲜明 。松树所代表的象征意义再明显不过了,至少对中国人而言是如此;松树高高地矗立,像是刚毅不屈的君子,俯视着下方一到冬天便落叶飘飘的草木 。”
而后高居翰又评价该图无一败笔:“当然这种题材一般都有这种含义;但是也时常因为画家异想天开的更动,或工巧俗丽的露骨表现,而糟踢了原本的韵味 。曹知白这幅画完全没有这些缺点;画中的松树平实谦和、浑然天成,正是这种《寒林图》的精神 。曹知白的用笔几乎不带任何习气;柔畅而机敏,很能捉住松树的形貌 。枝桠编排的样式虽然一再重复,却也烘托出了全画有条不紊的结构,但是绝非刻意突显,所以并没有抵消枝桠自然纠缠的姿态 。”

文章插图
隔铁栅栏门探望
通过这幅画,高居翰对曹知白的绘画心理有如下解读:“后来有些学李成的画家,若以‘人如其画’的观点来看,必定可以戴上一个装腔作势的帽子 。曹知白则不然,他始终忠于这种风格原始的旨趣,以非常严肃的态度处理题材,对笔下的一景一物都有一份同情心,甚至是一种悲悯的情怀 。画中扣人心弦的不是画家展露的精彩笔墨表现,而是这些树木苔痕点点、平实无华的风姿 。”
然而张卉在《对师法李、郭派画家的认识——以曹知白、朱德润、唐棣、姚彦卿等画家为例》一文中则称:“曹知白山水画有两种风格,早期和晚期画风不同,有改变 。早期画作学李成、郭熙之法,笔墨略显粗实腴润 。晚期作品虽然有李成、郭熙之意,但已经不明显,用笔用墨细淡干枯,疏落简洁而苍秀 。”

文章插图
曹知白《雪山图轴》故宫博物院藏
之后,张卉在文中举出了曹知白所绘《雪山图》,认为该图是作者的早期作品 。对于该画的笔法,张卉认为:“这幅画的画风很明显是学习郭熙之法,山石的画法是先用浓墨勾勒外形轮廓,然后再加淡墨皴 。山坡是横皴笔法,这种笔法在郭熙的《幽谷图》中出现过,很相似,可见曹知白画山坡的笔法来源于郭熙之法 。树的画法和关仝、郭熙之法都有相似之处,树干双钩,小枝多,没有大枝,用淡墨皴 。这幅画前景空旷,借地为雪,远景深邃,远山线条淡,就勾一线,留大量空白,天空颜色也很淡,用淡墨烘染 。”
- 虎地风水特征 虎与风水作用
- 心态是最好的风水是什么意思 心态就是最好的风水
- 广西十大风水宝地山图 大山风水宝地图片大全
- 风水丁山癸向 风水丁山癸向是什么意思
- 腿脚受伤与风水破解 大脚骨风水学有什么说法
- 元宵节这些风水习俗知道了就不会出丑
- 风水中绿萝起到什么作用 绿萝的风水作用有哪些
- 门口放酒柜影响风水吗 玄关位置可以放酒柜吗
- 风水窗帘用什么颜色好 什么颜色的窗帘风水好
- 风水留题诗 广州从化区风水留题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