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有什么风俗,夏至有哪些民俗文化杭州

夏至有哪些民俗文化杭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夏至节气被视为季节之交的重要时刻,包括各种传统习俗和饮食文化 , 这一天阳光最长 , 昼长夜短,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那么,夏至有哪些民俗文化?夏至为什么要吃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夏至有哪些民俗文化
1、祭神祀祖:夏至时值麦收,自古就有夏至祭神祀祖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 。从周代开始.每逢夏至日,朝廷都以歌舞礼乐的方式,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 。故《史记·封禅节》记载:“哀全日,祭地 , 皆用乐舞 。”
2、放荷灯:放荷灯也是夏至的民间风俗 。这个习俗主要是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对活若的人们的祝福 。下百盏河灯在夏至夜晚被人们释放到河中,闪闪烁烁就像散落到人间的点点星光,很是令人心醉 。
3、吃过水面:夏至这大山东各地普遍要吃凉面条,俗称过水面,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谚语 。烟台莱阳一带夏至日荐新麦,黄县(今烟台龙几市)一带则煮新麦粒吃,儿章们用麦秸编一个精致的小篱,在汤水中一次一次地向嘴里捞,既吃了麦粒 , 又是一种游戏 , 很有农家生活的情趣
4、消夏遮伏:夏至日 , 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 。《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裳,皆有辞 。”“扇”,借以生风 。“粉脂” , 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痒子 。在朝廷 , “夏至”之后,皇家则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 , 而且从周代始 , 历朝沿用,竟而成为制度 。
夏至为什么要吃面
1、面食敬神:《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 , 致地方物 。”周代夏至祭神,意古时夏至日,人们通过祭神以祈求灾消年丰 。为清除疫疗、荒年与饥饿死亡 。此时民间新麦方出,人们以面食敬神 。夏至吃面食这一食俗也流传至今 。
2、新麦尝新: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夏至前后是麦子丰收、新面粉上市的时候,新鲜面粉里的营养成分较高 。过去 , 人们在这个时候多吃面,一方面是庆祝丰收,另一方面也可以从新面粉做成口感很好的面条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成分 。
3、防暑降温:小麦味甘、性凉,入心、脾、肾经 。《本草拾遗》说“小麦面,补虚,实人肤体,厚肠胃,强气力” , 《医林纂要》说它“除烦,止血 , 利小便 , 润肺燥” 。还有人爱在酷热的夏天吃热面,多出汗以祛除人体内滞留的湿气和暑气 。
夏至来临有什么农事活动
夏至前后,淮河以南早稻抽穗扬花 , 田间水分管理上要足水抽穗,湿润灌浆,干干湿湿 , 既满足水稻结实对水分的需要,又能透气养根 , 保证活熟到老 , 提高籽粒重 。俗话说:"夏种不让晌" , 夏播工作要抓紧扫尾,已播的要加强管理 , 力争全苗 。出苗后应及时间苗定苗,移栽补缺 。
夏至时节各种农田杂草和庄稼一样生长很快,不仅与作物争水争肥争阳光,而且是多种病菌和害虫的寄主,因此农谚说:"夏至不锄根边草,如同养下毒蛇咬 。"抓紧中耕锄地是夏至时节极重要的增产措施之一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