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9毫米中文 生死9毫米含数据包( 六 )


萨诺夫认为 , 数字电影有时或许会更加可靠 , 但却失去了胶片所具备的偶然的魅力 。再者 , 数字电影并不总是更廉价 。后期制作花费可能会变得更加高昂 。因为数字化后 , 后制的点子可以随心所欲地一拖再拖 。兴许正是这种可以反复润色的特点加剧了好莱坞超级大片的预算问题 , 或者从某种程度上导致近年来出现的动作片的惨败 。
“有人会觉得数字化更简单了 , ”萨诺夫说道 。“可我们的生活却变得更错综复杂了 。”
几十年前 , 电影放映员的工作既繁忙又“高危” 。放映间通常配备两个放映员 , 每隔20分钟一卷胶片放完后 , 放映员就要把它从一台机器换到另一台上 。每隔几个小时 , 放映机内置的、用以照亮银幕的碳弧棒就要更换一次 。和数字放映机不同的是 , 胶片放映机经久耐用 , 是一套极其固定的工具 。但早期的硝酸基胶片极其易燃 , 容易偶然起火 。甚至在水下时 , 都能借助自身所生成的氧气而燃烧 。
而现在 , 所有这一切都被DCP(Digital Cinema Package , 数字电影数据包)取代了 。DCP需要用到一块硬盘驱动器 , 约为平装书规格大小 , 把它运送到影院后 , 再从用来保护的泡沫盒中取出 , 然后嵌入到与数字投影仪相连的服务器中 。对要放映新电影的影院而言 , 使用DCP的方法非常简单:电影公司已经为这项转变做足了准备 , 因为它极大地削减了制片厂商的开支 。
艺术影院面临的问题就非常棘手了 , 它们主要依赖旧拷贝持有者——制片厂出借胶片拷贝 。有些电影公司已经做出暗示:它们不会放弃这些旧拷贝 。然而 , 多数艺术影院无力支付数字化升级转变费用;即使承担得起 , 许多它们想放映的珍藏的档案影片也恐怕设法转换到DCP上 。
位于洛杉矶市中心的汽车影院The Electric Dusk想出了一种解决方案:它用DVD机放映影片 。这是一种游击战式的操作方法——一家活动式汽车影院 , 位于一个废弃的市场中 , 两旁是市内破败的集市 , 有一张巨大的充气银幕 。这家影院每两周左右营业一次 , 打的是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怀旧牌;我们去的当晚正放映的是蒂姆·波顿(Tim Burton)的《剪刀手爱德华》(Edward Scissorhands,1990) 。这是一次难得的体验即将成为过去的美国风俗的机会 。
1950年代中期 , 全美国有4000家汽车影院 。而现在只有几百家 。影院、录像带、DVD光碟、有线电视和互联网的出现 , 都或多或少地导致了汽车影院的衰落 。35mm胶片的消亡 , 则将成为对汽车影院的慈悲一击(coup de grace) 。
说来似乎让人羞愧 。这家汽车影院的观众颇为散漫 。你会发现 , 人们喜欢坐在汽车旁的折叠椅子上 , 喜欢在电影放映时聊天 。
这种放松的态度或许也无所谓:反正电影爱好者们不喜欢看DVD电影 。他们的坚持说起来也有些微不足道 , 因为他们觉得电影质感消失了 , 色彩的层次也没了 。而且观众在家都能看 , 你又怎么能收费呢?然而在将来 , 经典电影的爱好者们 , 或许真得采用这样一种特别的方式来看电影了 。
史蒂夫·麦奎因早晚也得承认:普通观众无法辨识数字电影与35mm胶片电影之间的区别 , 但重点不在于此——在乎这种差别的是拍摄电影的人们 。哗哗作响的35mm摄影机“就像系在木偶身上的牵线一样” , 他说 , “它不是给观众看的 。”伟大的影片的生命力 , 源自几乎无法察觉的诸多细节 , 这个过程虽然不为人所见 , 却或多或少能让人感受得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