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单位拨入经费是什么,入职的含义是什么

入职的含义是什么拨入经费指行政事业单位收到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拨给的用于经费开支的款项 。
单位在收到拨入经费的时候,会导致货币资金增加 , 资产增加计入借方核算,同时会导致专项应付款增加,负债增加计入贷方核算 。
单位在收到拨入经费的时候,账务处理是,
借:银行存款,
贷:专项应付款 。

行政单位拨入经费是什么,入职的含义是什么

文章插图
拨入经费应坚持的原则主要有哪些内容【行政单位拨入经费是什么,入职的含义是什么】拨入经费应坚持的原则主要有:
1、按计划、预算领拨经费;
2、按进度领拨经费;
3、按用途拨款经费;
4、按预算级次领拨经费 。
拨入经费指行政事业单位收到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拨给的用于经费开支的款项 。
行政单位拨入经费是什么,入职的含义是什么

文章插图
如何对行政单位的拨入经费科目进行核算处理行政单位的拔入经费科目核算的处理方法如下:
1、本科目核算行政单位按照经费领报关系,由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拨入的预算经费 。
2、收到拨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缴回拨款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平时贷方余额反映拨入经费累计数 。
3、年终结账时 , 将本科目贷方余额(不含收到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预拨下年度的经费)转入“结余”科目 。借记本科目,贷记“结余”科目 。
4、本科目应按拨入经费的资金管理要求分别设置拨入经常性经费和拨入专项经费两个二级科目 。二级科目下按“国家预算收支科目”的“款”级科目设明细账 。行政单位收到非主管会计单位拨入的财政性资金(如公费医疗经费、住房基金等) , 应在“拨入专项经费”二级科目下按拨入的单位分别进行明细核算 。
行政单位拨入经费是什么,入职的含义是什么

文章插图
我国行政单位的收入来源主要是什么拨入经费
行政单位收入:行政单位开展业务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各个渠道确定的非偿还性资金 。属于行政单位会计要素的一项 。取得收入的目的是为了开展业务活动 。收入取得的形式和渠道多样化 。非偿还性的资金 。包括拨入经费、预算外资金收入、其他收入等 。拨入经费是指行政单位按照经费列报关系,由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拨入的预算经费 。预算外资金收入是指财政部门按规定从预算外财政专户拨给行政单位的预算外资金和部分计划使用的预算外资金 。其他收入是指行政单位按规定收取的各种收入,以及其他来源形成的收入 。
行政单位拨入经费是什么,入职的含义是什么

文章插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