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专利犯罪的特点,假冒注册商标罪的情节严重

假冒注册商标罪的情节严重假冒专利罪 与 假冒注册商标罪 二者特征基本相同,客观上都有假冒行为 , 主观上都是故意犯罪,目的一般都是为了牟取非法利益 , 主体相同 。二者主要区别表现在:1、侵害的客体不同 。假冒专利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家的专利管理制度 , 而 假冒商标罪 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家的商标管理制度 。2、假冒专利罪的侵害对象不是注册商标,而是被授予的专利 。这也是二者在假冒内容上的差别 。专利权被假冒了就要采取积极手段去维权,首先需要注意的是,专利虽然属于知识产权,但侵权纠纷是由人民法院和专利行政管理部门来界定,而不是国家知识产权局 。在 向法院起诉 维权之前,可以先跟侵权人试着协商,提出立即停止侵权并要求相应的赔偿,或者要求对方支付一定专利许可使用费,并且就之前的侵权行为拿一点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条【假冒专利罪】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假冒专利犯罪的特点,假冒注册商标罪的情节严重

文章插图
假冒专利罪的刑事责任指违反国家专利法规,假冒他人专利 , 情节严重的行为 。假冒专利罪的适用范围仅限于专利法第五十八条所规定的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而冒充专利行为和专利侵权行为则完全被排除在刑罚处罚之外 。从国家专利制度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角度看,冒充专利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并不逊于假冒他人专利行为的社会危害性 。此外,由于假冒专利罪侵犯的客体之一是专利权人的商誉,而不是专利权-专利制度的核心内容,并且在专利领域大量存在的违法行为是专利侵权行为,因此,仅规定假冒专利罪不利于维护专利制度的权威性和充分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 。
假冒专利犯罪的特点,假冒注册商标罪的情节严重

文章插图
知识产权犯罪特点有哪些法律主观:
侵犯知识产权是违反知识产权保护法规的 , 严重的构成刑事犯罪,要是受到刑事处罚,其是有相应的特征的 。
一、知识产权犯罪的概念是什么?
侵犯知识产权罪,是指违反知识产权保护法规的规定,未经知识产权所有人的许可 , 非法利用其知识产权 。
侵犯国家对知识产权的管理秩序和知识产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行为,是刑法规定的一系列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总称 。
二、知识产权犯罪的特征有哪些?
侵犯知识产权罪的客观要件表现为未经权利人同意,侵犯他人专有权利,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行为 。其特征表现为:
1、无权源
行为人之行为无权源 , 即其行为未经权利人同意或授权 。根据我国专利法、商标法的有关规定,专利和注册商标可以通过合法的行使转让 , 权利人还可以同意第三人使用和享受该权利 。因此,专利权人和注册商标权人同意他人使用和享受该权利时 , 即使程序上不符合法律规定,也只是一般的违法行为 , 不成立犯罪 。只有未经权利人同意,违背了权利人意愿的行为,才可能是犯罪 。当然上述行为往往有例外限制,如存在着作权的限制或强制授权等 , 即使行为人之行为未获得权利人的同意也应视为有正当权源 。
2、专有权利
行为主要侵犯了他人的专有权利,在某些场合下则可能表现为对行政法规范的侵犯和违反 。犯罪行为基本表现形式上,只能是作为 , 即行为人采取了积极的动作而违反刑法的规定 。侵犯知识产权罪只能由作为构成,不作为不可能构成侵犯知识产权罪 。
侵犯知识产权罪不属于行为犯 , 而是结果犯 。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是从其危害结果和犯罪情节中表现出来 。所以行为必须是违法所得数额较大、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特别严重情节 。侵权行为未造成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就不构成犯罪 。如“个人侵犯著作权犯罪违法所得2万元以上的属于违法所得数额较大,违法所得10万元以上的属于违法所得数额巨大” 。
3、主观过失
行为人主观过失不构成侵犯知识产权罪 。犯知识产权罪的行为表现方式因权利客体以及具体专门法律的规定不同而有所差异 , 但从宏观分析,其仍具有共性 , 即其行为方式主要包括:
(1)假冒行为
所谓假冒行为,是指未经权利人同意或许可,第三人在其制品上标注知识产权权利人的的专利标记、商标、名称等 。在我国刑法中主要是指假冒注册商标(现行刑法第213条)、假冒专利(现行刑法第216条)、假冒他人署名(现行刑法第219条) 。
(2)非法出售
一种是指销售“冒牌货”的行为,即销售未经许可而载有与受保护的商标、专利或实质相同的标志的任何相同物品 。我国现行刑法第214条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即属此类行为 。另外一种是侵犯著作权的发行、出版、出售行为 。如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行其文字作品、电影、电视、录象、计算机软件以及其他邻接权作品的;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
(3)非法制作
第一类是伪造、擅自制造行为 。其表现为两种方式:一是未经授权而制作;二是超越授权范围而制作 。如现行刑法中的第215条非法制造注册商标罪等 。第二类行为是非法复制行为 , 及未经权利人许可,以营利为目的,以印刷、复印、临摹、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等方式 , 重制他人作品 。如我国现行刑法第217条侵犯著作权罪等 。
(4)以不正当手段获取、披露、使用商业秘密的行为 。
侵犯知识产权罪的犯罪对象的认定则较为复杂 。其内容最终必须以知识产权法律的规定为基础,并随之变更而变更 。所以各国此类犯罪的对象构成有所差异 。我国刑法的规定基本上是采纳了狭义的知识产权的标准 , 但同时又增加了包括商业秘密在内的部分广义内容 。但范围仍十分有限 。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对象构成较为丰富,其中某些规定值得我国立法借鉴:
其一,商标相邻标志 。商标相邻标志是指除商标以外的用来标志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所有文字和图形,其主要包括商品装模、商号及原产地名称等 。相当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刑法中对商标相邻标志的侵权行为均有明确的规定 。例如,台湾刑法典很早就规定了妨害商标商号罪;下及伪造商标、商号罪、虚伪标记商品罪等4种犯罪 。中国除对极少数酒类实行全包装保护之外;其它的相邻标志没有专门的法律保护,只是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 , 规定了侵犯商标相邻标志如名称、装演等行为的民事责任,显然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建议在进行刑事立法时,有关商标权侵权的犯罪一节应该相应地反映这一现实需要,使刑法内容进一步规范化 。
其二,邻接权 。我国对侵犯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犯罪化的立法与现有的相关民事法律立法并未衔接,因而,不能适应打击该类犯罪行为的需要 , 而国外却有相关立法 , 国外的相关立法值得我们借鉴 。
三、侵犯知识产权罪的构成怎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的司法解释、法律法规等的规定 , 侵犯知识产权的构成要件如下:
1、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是故意的,过失不构成侵犯知识产权罪 。
2、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
3、犯罪客体是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权益 。其中的权主要指权利,包括国家权利、法人等单位权利与公民个人的权利 , 其中的益指利益 。包括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 , 包括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 。
假冒专利犯罪的特点,假冒注册商标罪的情节严重

文章插图
标准必要专利的特征是什么法律主观:
一、什么是 假冒专利罪 假冒专利罪是指违反国家 专利法 规,假冒他人 专利 ,情节严重的行为 。假冒专利罪具有以下特征: 1、假冒专利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均可构成 。2、假冒专利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一般具有非法获取经济利益的目的,但也有的是出于损害他人的声誉,破坏他人 专利权 益的目的 。出于何种目的不影响假冒专利罪的成立 。3、假冒专利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专利管理 法规 ,在法律规定的专利有效期限内,假冒他人被授予的专利,侵犯他人专利权益,情节严重的行为 。假冒专利的行为方式多种多样,具体表现形式有:以欺骗手段进行专利登记、冒取他人专利;在非专利产品或者专利上标明他人的专得标记或者专利号;仿造他人专利、侵吞他人专利、擅自实施他人专利、故意贩运仿造或者变造他人专利的产品、伪造、擅自制造他人专利标记、故意销售伪造或者擅自制造的他人专利标记、进口假冒他人专利的产品、冒充专利等等行为 。情节严重是构成假冒专利罪的必备要件 。情节严重是指假冒他人专利手段恶劣、非法获利数额较大、给专利人或国家造成重大损害的、在国际国内造成恶劣影响的等 。4、假冒专利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专利所有权 。专利可分为三类: 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和 外观设计专利。专利这种 知识产权 ,是一种无形的财产权,在国际上被列为工业产权中最重要的一种权利 。国家对专利统一管理 , 形成专利制度,用以保护技术发明权利,鼓励发明创造,促使技术发明推广应用 。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不仅侵害了国家的专利制度,也侵害了 专利权人 的利益 。二、假冒专利罪如何认定 1、行为人既假冒他人专利,又生产、销售他人专利的伪劣商品,属于吸收犯 。因为生产、销售假冒他人专利的伪劣商品是假冒他人专利的一个组成部分 , 前行为吸收后行为 , 因此只认定行为人的行为构成假冒专利罪,从重处罚,而不按数罪处理 。2、行为人既假冒他人专利,又假冒他人 注册商标 ,符合两个 犯罪构成 的要件,应按两罪处理,实行 数罪并罚。3、行为人既假冒他人专利和注册商标,又生产或销售伪劣商品,应定数罪 。假冒他人专利和注册商标是前提,生产或销售伪劣商品是结果,后者被前者所吸收,但假冒他从专利和注册商标是两个独立的行为 。因此对行为人既假冒他人专利和注册商标,又生产或销售伪劣商品的行为 , 按假冒专利罪和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罪数罪并罚 。
法律客观:
一、假冒专利罪的特征是什么1、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均可构成 。2、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一般具有非法获取经济利益的目的,但也有的是出于损害他人的声誉,破坏他人专利权益的目的 。出于何种目的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3、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专利管理法规,在法律规定的专利有效期限内,假冒他人被授予的专利,情节严重的行为 。二、哪些行为属于假冒专利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八十四条规定:“下列行为属于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一)未经许可,在其制造或者销售的产品、产品的包装上标注他人的专利号;(二)未经许可,在广告或者其他宣传材料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所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的专利技术;(三)未经许可,在合同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 , 使人将合同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的专利技术;(四)伪造或者变造他人的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 。情节严重是构成本罪的必备要件 。情节严重是指假冒他人专利手段恶劣、非法获利数额较大、给专利人或国家造成重大损害的、在国际国内造成恶劣影响的等 。4、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专利所有权 。专利可分为三类: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 。专利这种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的财产权,在国际上被列为工业产权中最重要的一种权利 。国家对专利统一管理,形成专利制度,用以保护技术发明权利,鼓励发明创造,促使技术发明推广应用 。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不仅侵害了国家的专利制度,也侵害了专利权人的利益 。
假冒专利犯罪的特点,假冒注册商标罪的情节严重

文章插图
【假冒专利犯罪的特点,假冒注册商标罪的情节严重】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