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奉先小生
前言
两千多年前,我国爱国诗人屈原有诗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为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惟时何为......” 。屈原问天问地,问个没完没了,我很理解屈原在面对他不认识的事物或现象时所发出的对追求真理的感慨!因为屈原想知道的我亦想知 。我常常在想,生我养我的这个地方曾经是个什么样子?这个村落是怎么形成的?这里的人们是什么时候为啥聚在一起的?他们曾经经历了什么?为什么这片土地被称之为“姚古”,我感觉我比屈原还好奇,“十万个为什么”遂由心生 。于是乎,便催生了我这极强的好奇心 。
近年来,国家强盛,村史文化亦盛,研究者多有其人,吾邑乡贤研究村史者甚多 。每每关注,见人发文,亦多为苏坊及其周边其他村落之根源 。而有关吾村之事知者甚少,深觉遗憾,家乡之情,油然而发 。

文章插图
姚古村委会正门口
庚子岁末,网上偶见一篇名为《美丽乡村—姚古村》的文章里面写了姚古村张氏与雷氏的来源,书写简单,片而不全,疑之颇多,但想总不是空穴来风,应有其因 。我简单保存此文于博客,又在其后简单补充,只待他日加以考证 。有这么一篇记我村事之文,慰人心悦,想来定是吾村爱村之人所作 。其文云:“乾隆帝微服私访中经过此地,听人们讲到一位姓姚的大将军为了保家卫国带领一队人马从遥远的地方一路征战,来到此地战死沙场,所属部下因没有领头的了,也没去处,就地建造房屋,耕种土地 。可是邻村经常欺负并让他们搬走,生活很是艰难 。乾隆听后主持公道把这些人全部补充在他们村中 。因这些姓張的、姓雷的跟着姓姚的来到这里,名曰:‘姚卫队’ 。因此取名‘姚补村’,人们误听为姚古村至今 。”后与公众号“亲情蒲城”作者峰涛先生相知(微信网友),与他聊,问起姚古村之事,言及此文,定为杜撰 。然真相何如?不可知 。缘幸,某日偶与我村三队张新芒先生相识,知新芒伯乃我村前清山西布政使张瀛大人之后,与新芒伯聊姚古村事,新芒伯有大力焉!我俩遍翻县志抄录有关姚古村的只言片语,加之相互了解到的情况,整理拙文一篇,以感家乡父老之恩 。
是为续 。小生敬上!
姚古谜源
一、姚古村基本现状
姚古村,位于蒲城县西南方向,西与富平接壤,是蒲城西南门户 。全村共九组,除王、赵、岳、徐、党个别少数姓氏以外,主要由张、雷、李三大姓组成 。张姓居于村委会东故称谓“东张堡”,又因“西张堡”居于村委会东而在“东张堡”西,所以又叫“西张堡” 。“东张堡”辖一、二、三组(队),“西张堡”为四组 。雷姓居于村委会西称之为“雷家、“西沟里” 。“雷家”辖六、七组,“西沟里”为八、九组 。李姓居于村委会北,称之为“上李堡” 。李氏辖五组 。目前,“东张”、“西张”有少数李姓、党姓和一家赵姓,“雷家”有徐姓,而“上李村”现如今“李雷”两姓平分秋色,且有少数张姓,一家王姓、岳姓 。据了解,“上李”居住的雷姓是由七队乔迁而来 。三大姓里张、雷两姓人丁兴旺,李姓人丁最少 。俯瞰村貌显呈“品”字形样 。另有村委会居中为姚古村最向阳之地,随着近十多年来的发展,村委会(村大队部)附近已形成新村庄,为姚古村“第十小组” 。然据《光绪年蒲城新志 李体仁修》“保甲”篇载:“姚公镇包括张家、雷家、西沟里、上李家、西张家”,属于“十四联” 。由此可见,姚古村是由五个自然村落聚居而成,分九个行政小组(姚古大队新村庄为第十个行政小组) 。
- 鱼缸正对入户门怎么化解 入户门正对鱼缸风水
- 斗在风水中的作用 米斗放在家里哪个位置好
- 金鱼缸怎么布置 金鱼缸风水位置
- 陇西最高的山 陇西风水哪里好
- 家里摆刀有什么说法 刀放在什么位置风水好
- 风水各种各样山形解图 风水山形图片
- 风水师怎么看气 风水中的脉气
- 床尾朝厨房门好不好风水 床尾朝哪边好
- 纪录片村口风水树 央视关于风水的纪录片
- 二十四山择日课吉凶全套 风水二十四山择日大全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